赵树好

作品数:12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案晚清教案基督教会天津教案总理衙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历史教学(下半月)》《东岳论丛》《学海》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督教与近代运河流经省份习俗变迁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赵树好 
近代时期,来自西方的洋迷信基督教与运河流经省份以风水、祈雨、演戏为代表的土迷信,以及祭孔活动和传统的妇女观念发生激烈冲突,使运河流经省份的传统习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动摇瓦解,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教会还大力发展教徒,创办学校...
关键词:基督教 近代 运河流经省份 习俗变迁 
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基督教政策新探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08年第4期47-52,共6页赵树好 
关键词:基督教政策 太平天国时期 清政府 行为规范 政治任务 政治目标 行政命令 政府首脑 
趣味性是中学历史教材的灵魂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赵树好 
2002年秋天,在河北广宗召开的纪念景廷宾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编辑部组织了几位学者,就中学历史教材如何编写问题展开座谈。以下诸文,即根据座谈会上部分学者观点整理而成。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 中学历史教师 孙中山 香港西医书院 洪秀全 中学历史课 历史课本 中学生 受欢迎 学校图书馆 
晚清基督教与佛教的冲突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赵树好 
晚清时期 ,宗教和强权因素使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基督教会因得到列强的保护 ,冲突的结果是惩罚反对基督教的僧民 ,僧民对基督教会赔款 ,转让庙产。这使许多人背离佛教 ,加入基督教 ,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基...
关键词:基督教 佛教 冲突 性质 
傅斯年民主思想初探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赵润生 赵树好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傅斯年的民主思想进行了探 讨:一、阐述了五四时期傅斯年对社 会“信条”、齐家格言和出世哲学等封建道德的揭露批判情况;二、探讨了五四运动至抗战 前后傅斯年猛烈抨击各种不平等现象,以及打倒贪污腐化的两任行政...
关键词:傅斯年 民主思想 个性解放 社会主义观 教育平等 
社会问题与晚清教案初探被引量:1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50-53,共4页赵树好 
本文认为 ,社会问题与晚清教案有着密切的关系。晚清时期 ,骤然爆发的自然灾害导致大批人口死亡和农业生产凋敝 ,加剧了社会动荡 ;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又成为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此外 ,还有接连不断的盗案和遍地皆是的会党 ,所有...
关键词:灾荒 人口 盗案 会党 教案 晚清时期 社会问题 
义和团运动后教案特点的量化分析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96-98,共3页赵树好 
本文首次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义和团运动后教案的三个特点:教案性质发生变化、教案数量急剧减少、基督教与中国儒学和宗教习俗矛盾斗争类教案影响减弱。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 量化分析 教案 基督教 宗教习俗 “扶清灭洋” 中国儒学 “扫清灭洋” 清政府 矛盾斗争 
论晚清习俗教案被引量:7
《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108-110,共3页赵树好 
关键词:教案 民间习俗 基督教会 教民 传统习俗 列强侵略 晚清时期 平民 数习俗 文化状况 
论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起因和特点被引量:4
《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16-20,共5页赵树好 
传统观点认为,侵略或文化冲突是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主要原因。此文指出,侵略是近代早期教案的先决条件,少数教士教民横行是直接原因,国人对基督教的疑惧是深层次的、潜在的因素。作者认为此期教案具有分布不均、没有发展到反洋教运...
关键词:近代中国 早期教案 起因 特点 
英国与天津教案被引量:1
《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91-94,共4页赵润生 赵树好 
关键词:天津教案 威妥玛 英国教会 传教士 反侵略斗争 在华权益 英国政府 总理衙门 基督教会 殖民统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