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淑筠

作品数:24被引量:35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秸秆还田播种机少免耕秸秆腐解耕作模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学报》《河南农业科学》《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机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农机类专业《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6期223-223,共1页耿爱军 李汝莘 迟淑筠 
针对非农机类专业知识结构特点,提出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同步,让学生掌握...
关键词:农学专业 农业生产机械化 教学方法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38
《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第5期1374-1380,共7页王丙文 迟淑筠 田慎重 宁堂原 韩惠芳 赵红香 李增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7;2011BAD21B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876;31101127);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资助
在连续耕作10年的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TGC气体分析仪法田间原位观测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土壤呼吸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具有两个峰值;免耕不还田...
关键词:玉米秸秆 留茬高度 秸秆还田 冬小麦田 土壤呼吸 
科学耕作与留茬改良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增产效果被引量:18
《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9期113-122,共10页赵红香 迟淑筠 宁堂原 田慎重 王丙文 李增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7、2011BAD21B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10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76、31101127);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共同资助
为了探讨不同覆盖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物理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该试验研究了免耕、常规2种耕作方式和4种留茬高度的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内,秸秆还田...
关键词:土壤 土壤含水率 物理性状 耕作措施 秸秆还田量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作物产量 
不同留茬高度秸秆还田冬小麦田甲烷吸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170-178,共9页王丙文 迟淑筠 田慎重 宁堂原 陈国庆 赵红香 李增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7;2011BAD21B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10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76;31101127);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共同资助
为了探讨不同留茬高度的玉米秸秆还田下冬麦田甲烷(CH4)的吸收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该研究基于连续10a的不同耕作措施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种不同玉米秸秆留茬高度还田对冬麦...
关键词:温室气体 甲烷 吸收 玉米秸秆还田 留茬高度 冬麦田 吸收通量 
不同施磷水平下灌水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3期232-237,共6页王瑜 宁堂原 迟淑筠 田慎重 李增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876,3110112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CQ009)
采用大田试验,设灌水和施磷2个因素,其中灌水设W0(不灌水)、W1(拔节水60mm)、W2(拔节水+开花水,每次灌水60mm)、W3(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每次灌水60mm)共4个水平;磷肥设P1(90kg/hm2)和P2(180kg/hm2)2个水平,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灌水量...
关键词:小麦 施磷水平 灌水量 水分利用特征 磷素利用率 
不同耕作措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及最佳观测时间被引量:35
《生态学报》2012年第3期879-888,共10页田慎重 宁堂原 迟淑筠 王瑜 王丙文 韩惠芳 李成庆 李增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15B07,2007BAD89B09-9);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0803028,20110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76,31101127);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CQ009)共同资助
在连续6 a耕作模式的基础上,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常规耕作与免耕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CO2、CH4、N2O通量日变化进行了连续48 h观测,并确定1 d中最佳的观测时间。结果表明,常规耕作与免耕条件下小麦生育后期麦田CO2、CH4、N2O通量...
关键词:耕作措施 温室气体 日变化 观测时间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3
《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12期44-47,共4页江晓东 迟淑筠 宁堂原 李增嘉 Xiao-dong Shu-yun Tang-yuan Zeng-jia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9KJB2100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7);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为了研究高产条件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短期(2 a)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量 小麦籽粒 玉米产量 籽粒品质 玉米籽粒 处理 条件 淀粉含量 籽粒蛋白质含量 田间试验 面团稳定时间 麦季 湿面筋含量 作物产量 综合比较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增产效果 一年两熟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被引量:52
《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第10期247-251,共5页江晓东 迟淑筠 王芸 宁堂原 李增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7);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28);山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JY06)
为了研究高产灌溉条件下土壤耕作模式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在山东龙口采用4种土壤耕作模式(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进行了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腐解率、秸秆腐解速率和秸秆的纤维素...
关键词:秸秆 分解 纤维素 秸秆腐解速率 秸秆还田 耕作模式 
少免耕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23
《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第2期253-256,共4页江晓东 迟淑筠 宁堂原 李增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7);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8);山东省科技厅项目(2006JY06)
土壤耕作影响土壤呼吸。为了研究耕作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产灌溉农田全年土壤呼吸的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了翻耕、旋耕、耙耕和免耕4种土壤耕作模式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年土壤呼吸速率翻耕>旋耕>耙耕...
关键词:少免耕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秸秆腐解率 土壤有机碳含量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田甲烷吸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11期2490-2496,共7页赵建波 李增嘉 迟淑筠 宁堂原 谷淑波 裘立群 王芸 江晓东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2004BA520A14C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15B07)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小麦田的CH4排放进行了原位测量,同时测量了土壤温度、水分、无机氮等相关影响因子,以研究保护性耕作农田CH4排放通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及常规耕作麦田CH4的排放具有明...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小麦 CH4吸收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