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发文主题:暴雨降水分析数值预报产品降水预报暴雨落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气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气象台新一代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被引量:1
《黑龙江气象》2000年第4期13-16,共4页陈威 孙桂芝 姜荣 袁美英 高煜中 
新一代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人机交互工作平台 ,包括 13个子系统和子功能模块。建立了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经过 11个步骤完成一次预报制作。新系统与原来的业务运行机制和作业流程的主要区别是 ,所有的工作在工作平台上完成 。
关键词:模块 短期预报 天气预报 人机交互平台 技术流程 
暴雨落区的相似预报方法
《黑龙江气象》2000年第3期33-35,共3页袁美英 陈威 周秀杰 周永吉 
中国气象局"九五"期间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逐级指导预报技术研究"第 3子课题"暴雨落区逐级指导预报"
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 (ECNWP)产品和T10 6数值预报产品 ,分别通过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相似 ,寻找最佳相似个例日期和区域 ,预报未来 2 4~ 16 8h黑龙江省暴雨落区 ,并建立客观定量自动化的预报业务流程 ,向预报员以图象和文本两种方式提供...
关键词:暴雨落区 数值预报产品 相似预报 形势场 资料 
人工神经网络在温度和降水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6
《黑龙江气象》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袁美英 周秀杰 陈威 
"人工神经网络在气象中的应用"课题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网络制作全省温度和降水预报。在作哈尔滨站温度预报时 ,选取实时高空、地面和欧洲温度场共 10个因子 ,一天 2次发布未来 2 4h预报。对哈尔滨站共作了 12个月的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在作全省降水预报时 ,将全省分...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 气温预报 降水预报 
暴雨落区的诊断预报方法被引量:5
《黑龙江气象》2000年第3期22-26,32,共6页陈威 刘先昌 袁美英 魏芳 
中国气象局"九五"期间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逐级指导预报技术研究"第3子课题"暴雨落区逐级指导预报"
通过对 1995~ 1998年 6~ 8月暴雨过程的样本提取 ,获得有大雨以上站点的样本记录 6 39个。选取能够反映暴雨发生的 9个物理量 (T -Td、水汽通量散度、锋生函数、假相当位温、涡度、散度、垂直速度、Q矢量涡度、Q矢量散度等 )共 16个...
关键词:暴雨落区 诊断预报 临界值 
黑龙江省气象决策服务系统
《黑龙江气象》1998年第4期9-11,共3页孙桂芝 陈威 高煜中 姜荣 赵大勇 
黑龙江省决策服务系统是省气象部门向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方式的重大突破。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运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种类,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气象 服务 系统 
日本24小时降水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被引量:1
《黑龙江气象》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陈威 陈丽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从季节、月份、量级、地面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和高空系统等角度对FSFE02、FSFE03进行多个评定参数的计算,找出了日本24小时降水预报的优势以及存在的误差规律,为充分运用FSFE02、FSFE0...
关键词:数值预报 评定参数 降水量级 锋面 降水预报 
HLAFS和T63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3期10-12,共3页陈威 姜荣 张志秀 
首次使用HLAFS数值预报产品对黑龙江省暴雨进行分析。结合T63数值预报产品,利用两者提供的物理量(如T—Td、水汽通量散度、涡度、垂直速度、相对散度和θse)08时和20时的实况场和预报场格点资料,对黑龙江省一次暴...
关键词:暴雨 降水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 
江淮气旋造成黑龙江省一次暴雨的分析
《黑龙江气象》1997年第3期15-17,19,共4页陈威 张志秀 姜荣 王承伟 陈丽 
对1996年6月29日至7月1日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指出这场强降水是受江淮气旋的暖锋和锢囚锋影响产生的。对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找出暴雨发生的条件、原因,...
关键词:气旋 低空急流 数值预报 暴雨 降水分析 
东亚区域气象要素的客观分析和物理量诊断
《黑龙江气象》1995年第1期49-52,共4页于振东 袁美英 陈威 李帅 王明洁 
利用实时资料库中的高空地面资料,作东亚范围内气象要素的客观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及其图形输出,给黑龙江省的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客观分析 图形输出 气象要素 物理量 东亚区 
6号台风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被引量:1
《黑龙江气象》1995年第1期27-30,共4页于振东 王明洁 李帅 陈威 
利用1994年7月12~14日高空和地面的观测资料,分别从暴雨产生的热力、动力、水汽等方面探讨暴雨的形成机制,通过多种的物理量场的诊断寻求更多的暴雨预报依据。
关键词:暴雨 垂直运动 水汽 锋生 台风 诊断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