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瑛琦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制造毒品罪儿童乞讨罪组织残疾人被害人刑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警官学院学报》《刑法论丛》《山东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毒品犯罪的罪数形态问题研究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64-166,共3页黄瑛琦 张洪成 
一般来讲,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堵截性规定,即当行为人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主观目的无法查明的时候,往往就会保底性地追究其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刑事责任。当然,这必须以行为符合非法持有毒...
关键词:毒品犯罪 罪数形态 非法持有毒品罪 制造毒品罪 行为人 主观目的 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罚适用问题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8-63,共6页黄瑛琦 张洪成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主要类型,也是对社会管理秩序造成危害与威胁最严重的一类犯罪。如何从刑罚适用的角度探讨打击方法,是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挥刑罚的预防功能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形势下,严厉打击毒品犯...
关键词:走私 贩卖 运输 制造毒品罪:刑罚适用 
被害人认识能力的刑法意义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5-20,共6页黄瑛琦 张洪成 
被害人的认识能力是刑法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被害人不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力,那么其承诺在刑法学上可能就难以成立,这在行为人与被害人存在互动关系的犯罪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整体而言,被害人的认识能力属于构成要件的范畴。如果被害...
关键词:被害人 被害人的认识能力 被害人的承诺 刑法意义 西方刑法理论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研究被引量:1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27-33,共7页关纯兴 黄瑛琦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已经成为毒品犯罪中一个重要的罪名。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研究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概念、构成,与违法行为的界限,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及其罪数问题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窝藏 转移 隐瞒毒品 毒赃罪 研究 
信赖原则研究被引量:4
《刑法论丛》2009年第3期424-462,共39页黄瑛琦 
信赖原则,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限制过失责任的重要理论,它通过限制行为人的一定预见义务,从而免除其结果回避义务,而将一定的风险行为排除出刑法的射程,从而维护发达社会的高速发展,鼓励相关行业的参与人在其业务规定的范围内高...
关键词:过失 信赖原则 结果预见义务 结果回避义务 
乞讨行为的刑法意义思考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黄瑛琦 
乞讨作为世界性的历史现象,是各国均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此,各国也都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规制,但乞讨的违法犯罪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中国,乞讨有其存在的经济根源,并且本质上属于法律放任的自由,因此在合理限度内法...
关键词:乞讨 法律规制 组织残疾人 儿童乞讨罪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及其他组织性乞讨行为浅析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11-14,共4页黄瑛琦 
我国《刑法修正案(六)》规定的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而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儿童实施乞讨行为则是本罪犯罪构成上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也是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组织儿...
关键词:组织残疾人 儿童乞讨罪 构成要件特征 组织性乞讨行为 司法认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