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数形态

作品数:199被引量:54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罗开卷吴振兴林亚刚徐泽春邵维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模糊问题研究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王传锋 
持有型犯罪本质上是对我国现行法益的侵害。当前,我国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已存在了多个罪名,且仍存在持续扩张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刑事立法中对持有型犯罪的条例规定形成周期较短,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较多模糊地带,而造成此现象的...
关键词:持有型犯罪 司法认定 罪数形态 法益侵害 
毒品犯罪中白洗钱犯罪的罪数形态与“漂白”认定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3年第9期47-51,共5页付梦艳 
裁判要旨毒品犯罪行为人本人对毒资毒赃的转移并非一律认定洗钱罪。司法实践中应结合犯罪行为人对毒资毒赃的转移模式、转移路径、用途去向、消费方式等综合认定涉案资金性质由“黑”至“白”的转变,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自洗钱行为纳...
关键词:犯罪行为人 金融管理秩序 罪刑法定 洗钱罪 洗钱行为 罪数形态 数罪并罚 毒品犯罪 
生产、销售贴标产品之定罪分析
《科技与创新》2023年第S01期23-26,31,共5页李红红 
生产、销售贴标产品(尤其是酒水)行为的定罪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三个罪名及其关系上聚讼不一。在厘清上述犯罪行为涉及的牵连、吸收、想象竞合、实质数罪等关...
关键词:假冒注册商标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罪数形态 
租车质押借款行为的定性研究
《争议解决》2022年第3期450-457,共8页许璐 
租赁汽车后质押给他人,存在两个行为,即“骗取车辆行为”(前行为)和“质押车辆获利行为”(后行为)。本文通过分析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排除民事欺诈的可能,再分析合同诈骗罪所保护的市场秩序和“合同”的实质化理解,认定前行为构成合同诈...
关键词:租车质押 非法占有目的 合同诈骗罪 罪数形态 
套路贷犯罪之法教义学分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61-65,共5页汪真如 
针对套路贷犯罪之惩处,相关司法解释在规范层面对此作了规定。然而,司法适用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聚焦于套路贷犯罪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及其罪名适用与罪数认定。对于套路贷犯罪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应紧扣黑社会...
关键词:套路贷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 罪数形态 罪刑法定原则 
渎职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被引量:2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20-29,共10页刘德法 李沙沙 
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犯罪同属于职务犯罪,但渎职犯罪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目前渎职犯罪缓刑适用过多,可能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赖。只有正确认定渎职犯罪的规范构造才能正确量刑。基于刑法教义学,否定将主观方面的差异作为区分...
关键词:责任要素 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 罪数形态 
程序法视野中的罪数论——基于非典型罪数形态的实现研究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0-42,共13页杨杰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一事不再理的效力范围研究”(20BFX092)。
罪数存在多种形态,典型一罪与典型数罪均不存在整体评价与分开评价之分,而非典型罪数形态则存在整体评价与分开评价之分,只有整体评价才能实现罪数目的。如何保障构成非典型罪数形态的所有犯罪事实能够一并处理从而进行整体评价,以及如...
关键词:罪数论 非典型罪数形态 诉审同一 一事不再理 
论追诉时效期限的起算被引量: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何俊 
追诉时效制度,是刑法设定的影响刑罚消灭的制度。经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国家对犯罪人的求刑权归于消灭,与之相伴随的刑罚也随之消灭。追诉时效制度中,追诉时效期限的起算直接影响到追诉时效制度的适用。作为追诉时效期限计算起点的“...
关键词:追诉时效 犯罪形态 罪数形态 
破坏油气管道设施犯罪罪数形态法律问题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孔卓然 
多年来,受暴利驱使,采取非法手段破坏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设施、侵占管道企业油气资产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在实务中,由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在破坏石油天然气管道储运设施犯罪的法律适用上认识不一致,导致此类案件在定罪和量刑上同案不...
关键词:油气管道储运设施 打孔盗油 罪数形态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研究
《刑法论丛》2020年第2期72-106,共35页赵远 余璇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基于法益保护前置理念增设的一种预备行为实行化的涉恐新罪名。本罪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恐怖活动而实行四类准备行为。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要从主观、客观、情节...
关键词:准备实施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培训 犯罪停止形态 罪数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