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银霞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焦作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作品支撑杆铁凝小说大树称重仪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延边党校学报》《电影文学》《芒种》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传播力研究》2022年第27期13-15,共3页宋银霞 
河伯以部族首领的身份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演变为一个丰满的神话形象,展现了复杂多面的形象特征。纵观河伯神话的发展历程,河伯外在形象的演变昭示着人类在自然万物中主体意识的确立,河伯形象的人性化特征寄托了不同身份人群的...
关键词:“河伯”形象 文化精神 人文关怀 传统生态伦理观 当代意义 
古代文学经典的“新阐释”
《焦作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1-43,共3页宋银霞 
焦作大学2019年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学习生态系统构建”。
在21世纪背景下,古代文学经典自身的发展与传承面临困境,但在宏观布局上,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也需要古代文学经典的助力,这就要求对经典进行"新阐释",以求焕发其新的生命力。"新阐释"的核心在于立意的"新",即结合新的文化背景,做出当...
关键词:文学经典 新阐释 主流导向 文化强国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被引量:1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8年第7期00049-00049,共1页宋银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绚丽的文化瑰宝之一。同时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丰富的的国家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民俗文化同样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具有着...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 民俗文化 体现 
浅析刘亮程散文的思想意蕴
《长城》2013年第03X期26-27,共2页宋银霞 
作家刘亮程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都在那里度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淳朴的乡村生活造就了他的作品的独特乡土风格,读者通过他的作品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乡村生活中贴近大自然的丰富体验。
关键词:刘亮程 思想意蕴 乡村生活 儿童视角 生存意义 生存状态 物欲横流 毫无察觉 无用武之地 在城市里 
矛盾与孤独的生命——浅析迟子建的《雾月牛栏》
《长城》2013年第02X期41-42,共2页宋银霞 
读罢迟子建的《雾月牛栏》,总会有一种冷暖交织的感怀激荡于心间,那便是作者对平凡生命所承受深重苦难的冷峻揭示与其对底层人物不幸命运际遇的温情关怀。在这部发表于1996年的短篇小说中,迟子建向读者讲述了一个普通乡土人家的苦难经...
关键词:迟子建 底层人物 重重迷雾 生存状态 生理需要 生活境况 撒手人寰 亲生女儿 罪感 自然性 
永恒的诗性——论铁凝短篇小说的诗性美
《芒种》2012年第12期16-17,共2页宋银霞 
这是一个诗歌走向没落的时代,没有了1000多年前的诗书胸怀,也没有了20多年前的青春激情,有的只是泛滥的消费文化和复制式的机械书写。让人欣慰的是,在这样喧嚣而浮躁的年代,仍有一些作家以其独特的方式探寻着源自内心的诗性,让诗性之美...
关键词:短篇小说 铁凝小说 诗性美 作品 消费文化 诗歌 书写 青春激情 孕妇 自然之美 
浅议如何全面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被引量: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第8期40-41,共2页宋银霞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从政策到社会舆论都对其提出了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但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仍处于边缘的地位。其中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师 人文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定位研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第6期106-107,共2页宋银霞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局限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高职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自我全面发展的人,而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应该属于基础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文社科 定位 
当历史遭遇爱情——解读《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芒种》2012年第2期161-162,共2页宋银霞 
《一九三七年的爱情》,乍一看名字,就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传奇,而1937年的背景,又将硝烟和战火布满了故事的底色。那么叶兆言究竟用怎样的方式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传奇呢?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一员大将。
关键词:爱情故事 叶兆言 爱情传奇 历史事件 新历史主义 小说创作 叙述 作品 卢沟桥事变 背景 
对于世情的嘲讽与悲悯——论铁凝小说的审丑艺术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6期7-8,266,共3页宋银霞 
铁凝是以《哦,香雪》、《孕妇和牛》的诗意化书写著称于文坛的,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她同样关注阴暗与丑陋的存在,并且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认真书写着。以丑衬美、在戏谑与嘲讽中表达同情与悲悯,是铁凝书写丑的主要方式,她通过这种方...
关键词:  戏谑 悲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