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平

作品数:21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信仰宗教中国传统文化破解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党政研究》《中国成人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建设刍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封德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慕课’选择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JD710050)
宗教因对世俗社会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使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都无法忽视它。而无神论的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宗教如何和谐相处,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尤其需要面对并...
关键词:宗教 意识形态 圈层结构 政教关系 
国际大集团博弈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改革前景与路径
《党政研究》2016年第6期96-101,共6页封德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建设‘公正社会’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15ZDC003)
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服务于产业升级的需要,必须定位好自己在国际大博弈集团中的位置,特别是要认清自己目前还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第三梯队的现实,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尤其不能出现战略误判,直接去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中国的崛起需...
关键词:国际大集团 博弈 中国崛起 政治改革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被引量:5
《齐鲁学刊》2015年第6期5-9,共5页封德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慕课’选择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4JD710050);西华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陆西星修道思想研究"(RW1124304)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上的自我认同性,具有被建构的特点,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文化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其建设必然占据着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工程极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存在定位不够清晰、重点...
关键词:中华民族 文化主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 
意识形态的层次性结构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求索》2015年第7期70-74,共5页封德平 庹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慕课’选择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4JD710050)
从历史演化角度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解读是一较好的选择。意识形态是不同利益集团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多样性和层次结构性等特点。在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内容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形式结构中,意识形态内核及其表达形式的明晰,...
关键词:意识形态 层次结构 建设路径 
中国崛起视域下的“慕课”选择与问题的破解
《教育科学文摘》2015年第4期96-97,共2页封德平 万远英 
“慕课”引发的问题 首先,从学生层面来分析。第一是学生对“慕课”选择的有效性问题。如果学生本来就不想认真学习,那“慕课”就是方便其作弊的手段,所以,从理论上讲,“慕课”仅适用于具有较高诚信度、学习主动性强的学习者。
关键词:中国崛起 视域 有效性问题 学习主动性 学习者 学生 诚信度 作弊 
中国崛起视域下的“慕课”选择与问题的破解被引量: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36-39,共4页封德平 万远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4JD710050)
2012年以来,"慕课"以其精彩、大规模、在线、开放、便捷的特质迅速影响全球,给各国的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但"慕课"也存在众多的问题和风险,既有"慕课"的适用性等问题,也有"慕课"下的思想固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等风险。我国应不避问题...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现代性转化被引量:6
《理论导刊》2014年第12期37-41,共5页封德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慕课’选择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4JD710050)资助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主体,源远流长,其对于构建中国人精神家园、建设中国和谐社会和化解当下各种文明冲突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儒家在其历史演变中,日益发衍出的契合封建集权统治的思想,对于当下民主时代儒家思想的传承是一个...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当代意义 现代性转化 传承 
试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坚守的核心精神特质
《理论导刊》2013年第10期80-82,共3页封德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项目"四川道教名山--葛仙山历史文化资源研究(11DFWH010-2)阶段性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来看,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具体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核心精神特质是难以改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核心精神特质,需要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特质、无神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 无神论 阶级属性 与时俱进 
宗教合法性根基的现象学考察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封德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主义前提下宗教合法性根基的研究"(W12243006);西华大学思政专项"社会主义前提下的宗教合法性研究"(SZ11-5)
宗教合法性有精神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之别,精神合法性是人们对宗教的心理认同性,这是宗教合法性的根基。从哲学、心理学和宗教自身三个角度,分别探讨宗教存在的根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化解之道。就这些角度而言,...
关键词:宗教 合法性 根基 
彭州葛仙山道教兴衰考——兼析天师道在蜀中的兴替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12,共5页封德平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四川道教名山--葛仙山历史文化资源研究(11DFWH010-2)
彭州葛仙山为道教名山,历史上属天师道二十四治之第五治葛璝治。葛仙山道教的起落变化,史载不多,其具体情状散见于古代典籍之中。本文在考辨了五斗米道确属张陵所创立的基础上,对彭州葛仙山道教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同时还探讨了天...
关键词:彭州 葛仙山 道教兴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