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川

作品数:16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朴元杂剧意象文体编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明清小说研究》《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艺术百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白堂本《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纂考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4期234-255,共22页张石川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儒林外史>原型人物考论》(编号19FZWB004)阶段性成果。
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清白堂本保存了《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早期版本面貌,书中双行小注亦为作者自撰。小说的编纂者熊大木曾经参阅一部以岳飞事迹为题材的平话小说,而《中兴演义》中三十余则宋高宗与岳飞之间的诏、表、疏等文献亦抄自此...
关键词:《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清白堂本 熊大木 编纂 
中学古典小说教学刍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42期3-6,F0002,共5页张石川 朱武英 
江苏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基于PISA阅读参与度的初中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融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E-b/2021/23)阶段性成果。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经历了新一轮修订后,教材中古典小说(节选)的单元有所变化调整。无论教材中这些篇目存在或者不存在,中国古典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国家层面上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凝...
关键词:古典小说 中学教学 传承 衍生 
《宣和遗事》史源及编纂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8-94,共17页张石川 
《宣和遗事》作为讲史小说必深受史学观念和史籍编纂的影响,论文拟取径史籍研究的若干方法与视野试加探究。《宣和遗事》的史源文献主要为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吕中的《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类编皇朝中...
关键词:《宣和遗事》 史源 福建史学 成书时代 
论《儒林外史》对古代小说传统的解构及其现代性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21年第3期189-207,共19页张石川 
《儒林外史》是为数不多的几部对清末民初小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传统小说。笔者认为《儒林外史》文本在小说形式和内在意蕴上具有一定解构小说传统的倾向.即在小说文体中摒弃诗词韵语的结构成分和功能作用,解构传统小说叙事方式和经典文...
关键词:《儒林外史》 小说传统 因果 劝善 
《金瓶梅词话》叙事时间的若干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65-71,共7页张石川 
细致梳理《金瓶梅词话》叙事时间,探讨小说中存在的几类叙事时间的"失误",尤其是小说最后几回中叙事时间错漏严重,使得这部分游离于小说叙事主体故事之外。分析小说十二回和三十九回中有关星占的文字时,发现小说存在两套不同的叙事时间...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 叙事时间 生辰“八字” 占星 
白朴《墙头马上》的俗化倾向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10年第6期191-194,共4页张石川 
相比《梧桐雨》而言,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一部带有明显俗化倾向的作品。这种俗化与其所继承的俗文学传统有关,其中语言的俚俗则是这种俗化倾向的重要表现,而这种俗的语汇所带来的在行文上活泼与生动的面貌,也是传统诗词文学中很难...
关键词:戏曲艺术 元杂剧 白朴 艺术创作 《墙头马上》 俗化 
白朴的隐逸词探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年第10期68-69,共2页刘玉 张石川 
金元之际以全真教为代表的道教颇为兴盛,道士们创作了大量的道教词,这种在早期仅以传道为目的的文体形式逐步文人化,从元人白朴的《天籁集》中一类阐发道教教义的作品中发掘所谓道教词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白朴 《天籁集》 道教词 
白朴现存散曲辨伪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53-54,共2页刘玉 张石川 
元代人白朴以杂剧创作而闻名,位于“元曲四大家”之列,而其散曲创作也颇有成就。现存题白朴所作的散曲共四十一首,经笔者考辨,其中有6首非白朴所作。
关键词:白朴 散曲 辨伪 
从《金瓶梅》袭用部分推测《水浒》原本面貌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95-99,共5页张石川 刘玉 
本文通过比勘《金瓶梅》与《水浒》相关的文字,推测《水浒》原本的面貌。笔者以何九验尸及王婆实施挨光计的时间两件事切入探讨,认为容与堂本(或其祖本)篡改了《水浒》原本的一些内容,所以容与堂本已非《水浒》之原貌。而《金瓶梅》所...
关键词:《水浒》 《金瓶梅》 版本 
敦煌音写本《心经序》与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化被引量:4
《文史哲》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张石川 
出自敦煌石室的音写本《心经序》是一篇稀见的原发性佛经灵验记文献,其编撰目的在于彰显《心经》之神异,以辅助本经流通。该序与本经在流布的过程中,所叙玄奘取经与《心经》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并成为玄奘取经故事从历史叙述向文学...
关键词:取经故事 《心经》 佛经灵验记 《西游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