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京晶

作品数:4被引量:8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猕猴桃PG采后猕猴桃果实超微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果菜》《河南科学》《园艺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猕猴桃衰老过程中PG、果胶质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69
《园艺学报》1993年第4期341-345,共5页杨德兴 戴京晶 庞向宇 邢红华 王兰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采后美味猕猴桃秦美果肉组织乙烯生成不断增加的同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迅速提高,致使原果胶大量降解为可溶性果胶,细胞结构受损,胞壁纤维松弛、细胞器逐步空泡化,果肉由硬变软。PG活性和果肉硬度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
关键词:猕猴桃 果胶质 细胞壁 超微结构 
采后猕猴桃果实乙烯产生的变化及其与衰老的关系被引量:19
《园艺学报》1991年第4期313-317,共5页杨德兴 戴京晶 庞向宇 蔡群香 王兰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果实在衰老期间的乙烯释放速度和呼吸强度前期逐渐上升,后期下降,呈峰型变化。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可推迟高峰的出现。衰老期间原果胶/总果胶的比值不断下降,果肉硬度随之降低。美味猕猴桃的内源乙烯含量和...
关键词:猕猴桃 衰老 乙烯 
采后猕猴桃 PG 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河南科学》1991年第3期74-79,共6页杨德兴 戴京晶 庞向宇 王兰菊 蔡群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对采后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Qmmei)果实 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二者与果实贮藏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PG 活性的不断提高可引起原果胶含量下降和可溶性果胶逐步上升,致使果肉变...
关键词:猕猴桃 PG活性 过氧化作用 膜脂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果实贮藏性状的差异被引量:1
《中国果品研究》1991年第2期8-9,14,共3页杨德兴 戴京晶 庞向宇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是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是猕猴桃家族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优良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兴果品,在我国已开始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由于对上述品种的贮藏性状了解较少,常给猕猴桃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猕猴桃 果实贮藏 落叶藤本 海沃德 优良品种 原果胶 乙烯释放 桃品种 果肉硬度 果实硬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