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亚顺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早籼稻优质早籼稻选育佳禾早占佳辐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农业科技》《分子植物育种》《福建稻麦科技》《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15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114-119,共6页王侯聪 黄华康 邱思密 张轼 方亚顺 蔡金镭 郑旋 黄育民 陈如铭 孙传芝 陈双龙 池晓雯 廖新英 张卫清 钟新斌 
农业部转化资金(02EFNZ16900762);福建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福建省重大专项(2004NZ01-3);福建省三项费用(2000-Z-029);厦门市农业创新(3502Z20032007);国家后补助基金(2004年)资助
经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选育出大粒(千粒重30g)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适应性广的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其品质基本上达到了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米标准,千粒重、长宽比、垩白度都是当前国内优质...
关键词:优质 早籼稻 佳辐占 
γ射线辐照水稻成熟花粉的杂交后代突变效应分析被引量:10
《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第1期33-41,共9页王侯聪 邱思密 陈如铭 方亚顺 杨觉民 黄厚哲 黄育民 
国家863项目(2002AA211091)资助。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的工作程序 ,解决了水稻成熟花粉保鲜的技术难关 ,提出了水稻成花粉适宜诱变剂量为 4 6Gy左右 ,确认了辐照花粉杂交后代以产生数量性状突变为主 ,第三代较第二代出现更多的突...
关键词:水稻 成熟花粉 Γ射线 辐照诱变 杂交后代 突变效应 诱变育种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20年被引量:18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630-641,共12页王侯聪 邱思密 陈如铭 方亚顺 杨觉民 辛泽毓 黄厚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870 30 2 )
简述自 1979年以来从事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提高育种效率的成果 .将独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有性杂交、独特的米质筛选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创建了一...
关键词:早籼稻 育种 品种选育 辐照诱变 抗病性 营养品质 高产 
优质早籼稻“佳禾早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01年第1期1-5,共5页王侯聪 邱思密 方亚顺 陈如铭 池晓雯 郑旋 
对优质早籼稻“佳禾早占”连续 3a和异地栽培的早晚季稻米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 :“佳禾早占”的早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二级标准 ;晚季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一级标准。“佳禾早占”稻米品质性状具有很强的遗传稳定性 ,极具应用价值。稻米品质...
关键词:稻米 品质性状 遗传稳定性 品质育种 “佳禾早占” 早籼稻 
国家优质籼稻谷新标准与优质籼稻的选育被引量:4
《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第2期1-2,共2页王侯聪 陆佩兰 邱思密 方亚顺 李宇 周克夫 
关键词:籼稻 优质稻谷标准 选育 整精米率 食味品质 
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的选育和应用被引量:3
《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第5期1-2,共2页王侯聪 邱思密 方亚顺 池晓雯 陈双龙 陈如铭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项目资助
采用有性杂交和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其产量水平 400~450 kg/667m 2,高的 500 kg/667 m2以上;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米标准,经济效益...
关键词:佳禾早占 选育 优质早灿稻品种 特征特性 
积极采用育种新技术 加速优质稻选育进程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第2期40-42,共3页王侯聪 邱思密 陈如铭 方亚顺 辛泽毓 
21世纪初,我国农业科研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如何加速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为尽快赶上农业生产形势的发展,我们本着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积极创新的总体思想,继续将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应用推向前进,尽快选育出适合...
关键词:水稻 育种 早稻 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