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真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不搞争论《邓小平文选》反对教条主义国际话语权话语权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探求》《现代哲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世界体系变革态势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1
《特区实践与理论》2022年第4期109-114,共6页余鹏 方真 
基于唯物史观梳理世界体系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构建基础的传统世界体系所形成的必然是“中心—外围”的不平等权力结构,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缺陷和固有矛盾也注定了其不平等权力结构必然要在某个历史阶段重新调...
关键词: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全球治理 国际话语权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35-36,共2页方真 
“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深远,而其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当代全球合作的新方式和新道路,对全球化内涵的丰富和特征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世界历史意义 一带一路 引领作用 全球化过程 全球化进程 历史发展过程 倡议 影响深远 
独具特色的“再生形态”论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200-,202+201,共3页方真 
独具特色的“再生形态”论《中国革命的认识逻辑》,李恒瑞主编,李恒瑞、叶志华、陈创生合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24万字。责任编辑:吉勇夫。研究某一思想和理论,首先遇到的便是研究方法问题。方法并不能预先...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 再生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方法论体系 中国革命 方法论问题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逻辑 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识论 
论抽象的普遍性
《探求》1996年第1期40-42,共3页方真 
抽象的普遍性的三种基本含义 (一)偶然的、外在的共同点。它没有触及到事物的本质,是由单纯的分析得来的。依照这种共同点,事物所具有的任何细节都足以作为该事物的标志和普遍性。由于从对事物的分析得来的要素单独看来都不能代表事物...
关键词:抽象普遍性 黑格尔 生产力标准 主观随意性 事物的本质 知性思维 思维的抽象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思维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 
对邓小平思想的几点认识
《现代哲学》1995年第4期51-53,共3页方真 
邓小平哲学思想不仅为我们研究认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且对唯物史观问题的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的改革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 邓小平思想 邓小平哲学思想 中介性 元哲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过程 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主要矛盾 
邓小平的实践观
《探求》1994年第2期27-30,共4页方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人们往往忽视实践在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走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就使得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更...
关键词:实践观 不搞争论 社会主义阶段 思想路线 走向胜利 《邓小平文选》 反对教条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 费尔 中国特色 
“活力”的客观普遍性及其发展的四种形态被引量:1
《现代哲学》1992年第4期38-42,共5页方真 
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形式的以类似“活力”范畴为基础的哲学派别,它们或者将自然界赋予精神、意识和心理活动,或者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视为受精灵支配的结果,或者将身、心分开,主张心的活动有与之相应的物质运动等等。文艺复兴时期...
关键词:普遍性 十八世纪 社会活力 人类社会 所有物 基本形式 基本特征 生物活力 相互作用 物质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