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兵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基弗学生个性培养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沉思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市场周刊》《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大众文艺(学术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背景下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造纸信息》2023年第11期112-113,共2页曹建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之一。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意义。研究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探索...
关键词:乡村振兴 剪纸艺术 文化传承与创新 
论“散点透视”与中国艺术的契合被引量:1
《大家》2011年第19期61-61,共1页曹建兵 
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曾为"艺术"定义为:凡是含有技术与思虑的活动及其制作,谓之艺术。并认为,"技术"在艺术史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他同时也认识到:艺术的创造之物带给观者的愉悦感是以技术作为渠道,达到最终的美学境界。东方艺术与...
关键词: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法 中国艺术 中国画 西方艺术史 中国山水画 愉悦感 傅抱石 三远法 透视方法 
浅论绘画艺术中的动势表现——以傅抱石、陆俨少的理论与作品为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103-105,共3页曹建兵 
本文对艺术作品中动势的表现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首先阐述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对艺术中动势的关注与挖掘;其次,表达动势的最佳途径是对艺术观察与表现进行变通与创新;最后以新皴法的发明、对比因素的运用与艺术化处理绘画造型为例,阐明...
关键词:动势 技法 傅抱石 陆俨少 
废墟中的沉思——基弗作品图像符号探析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17期108-110,共3页曹建兵 
基弗是德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他的创作充满张力,震撼人心,这主要归功于两个因素——艺术家采用了丰富的图像符号以及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方式。废墟以及从诗歌、神话中撷取的符号构成了基弗艺术中图像符号的两个主要来源,隐喻的思维方式成为...
关键词:基弗 图像符号 废墟 隐喻 
做“书”——由荣获“德国图书和平奖”略谈基弗的“书”系列创作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16期191-193,共3页曹建兵 
本文详细讨论了基弗的"书"系列创作的演变历史、内容表达、材质的采用等诸方面问题,特别指出基弗的铅书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创作铅书纪念馆的伟大意义,并通过对基弗的老师波伊斯和先驱者杜尚的追溯,理清基弗的"书"系列作品得以存在并合理...
关键词:基弗 “书”系列创作 波伊斯 杜尚 
融戏入画——兼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误读现象
《市场周刊》2010年第3期124-126,共3页曹建兵 
本文依循巴克森德尔的方法,从关良作品简单稚拙的表象层层深入,将其中的相关"规则"抽丝剥茧,呈现于读者面前,以期待更多的人深入到关良的艺术世界之中,正确地理解并欣赏他的戏曲人物画创作。
关键词:融戏入画 
包豪斯办学理念中的“君子不器”精神
《中国美术》2010年第1期114-115,共2页曹建兵 
一包豪斯建立于德国,它以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促进工业发展.它是艺术与设计教育历史中的重要转折点,也为未来的设计学院起了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包豪斯 办学理念 艺术与设计 传统手工艺 教育历史 工业发展 过设计 折点 学院 德国 榜样 
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与学生个性培养被引量:3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98-100,共3页曹建兵 王珍 
学生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的缺乏造成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无法实现专业培养的预期目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关键词:毕业创作 课程设置 个性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