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法

作品数:130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永荣舒粉利李延浩赵文江吴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远之境:论两宋之际山水画的空间转向及其审美内涵
《艺苑》2024年第5期69-74,共6页叶思橼 王天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山水画隐逸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4YJC7601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两宋之际的山水画集中体现了画家对空间法则的深入探索。北宋时期郭熙提出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是对中国山水画空间视觉探索的理论性转化;郭熙之后,韩拙又提出“后三远”——阔远、迷远、幽远,“后三远”是对“三远法”的...
关键词:两宋山水画 空间 “三远法” “后三远” 平远 
“三远法”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9期48-50,共3页刘丰源 
“三远法”由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不仅体现了画家对传统山水构图智慧的深刻省思,还是对其边界的创造性拓宽。此法犹如一扇窗,引领观者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步入一个浩瀚无垠、诗意盎然的审美宇宙,尽显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深邃与高远...
关键词:“三远法” 构图 山水画 艺术创作 《林泉高致》 
“三远法”在高中物理单元补偿整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青海教育》2024年第9期67-68,共2页靳蓉 
在教学中,实施单元补偿整合可以大大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而采用“三远法”进行高中物理单元补偿整合,又是使用频率最高和最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三远法 高中物理 元补偿整合 
“三远法”在当代小学美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艺术科技》2024年第16期226-228,共3页管丽涵 
目的:“三远法”作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透视法之一,在当代小学美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探索意义。文章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在当代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典范。通过讲解“三远...
关键词:“三远法” 小学美育 高远 深远 平远 
以微观的建构意识创作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5期36-45,共10页未君 
我对绘画的兴趣最初源于戏剧和文学,也可能与影视剧中的历史故事有关,并非始于学校也不会终于学校。戏剧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那些富于优美姿态的“兰花指”、那些富于装饰色彩的服饰、那些跃动的舞姿、那些充满节奏的手势和眼神,在我...
关键词:创作源泉 装饰色彩 戏剧舞台 舞台艺术 艺术创作 三远法 建构意识 影视剧 
“三远法”中“平远法”的表现形式探析——以《树色平远图》为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5期21-23,共3页石迎欣 
宋代名家郭熙所创的“三远法”被视为山水画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平远法”所表达出的构图方式平远广阔、笔墨语言平淡雅致、意境传达平静幽寂的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郭熙代表作《树色平远图》不论是...
关键词:“平远法” “三远法” 《树色平远图》 郭熙 
南宋《西湖图》卷与山水的“实景入画”
《人文天下》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孙利 
文章以早期传世的重要实景山水画作南宋《西湖图》卷为研究对象,从大致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其笔墨特点和笔墨技法方面分析画面如何以“实景入画”来表现真实自然景观;二是从画面呈现的视角分析《西湖图》卷以什么观照方法来观察自然...
关键词:山水画 三远法 实景入画 游观 
“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艺术价值与新发展
《天工》2024年第9期66-68,共3页李宸金 
郭熙的“三远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艺术价值深远而丰富,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审美观念,还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空间处理方法。“三远法”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同时也...
关键词:艺术表现 审美价值 意境 融合创新 
《十几岁·高中生阅读与写作》2023年11月征文来啦!
《十几岁》2023年第29期F0003-F0003,共1页
写作材料: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以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郭熙的绘画理论对我们为人处世也有启示。对象不同,境遇...
关键词:写作材料 平远 绘画理论 郭熙 高中生 为人处世 三远法 阅读与写作 
舞蹈与古典山水精神的美学阐释——以《只此青绿》《青绿》《入画》为例被引量:4
《四川戏剧》2023年第7期133-137,共5页罗梓艺 李延浩 
本文以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2021年哔哩哔哩网站跨年晚会舞蹈诗剧片段《青绿》、2021年央视《国家宝藏·展演季》舞蹈诗剧片段《入画》为研究文本,从古典美学的微观视角切入,分析舞蹈“指与物化”的创作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
关键词:《只此青绿》 山水精神 物化 “三远法” 中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