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臣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百日咳白喉疫苗加强免疫无细胞百白破无细胞百日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百日咳杆菌丝状血凝素被引量:1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年第2期66-69,共4页李万臣 江丽君 
本文扼要介绍了百日咳杆菌丝状血凝素这一有效免疫原的发现过程和提纯方法,并在阐述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就其作为人用疫苗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百口咳杆菌 丝状血凝素 提纯 生物制品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一年后的血清抗体水平被引量: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6年第4期180-183,共4页肖詹蓉 侯启明 杨景芳 李万臣 项美娟 梁亚文 张路民 周云冲 傅惠兰 凌国荣 赵金锁 陈爽 李立 申文生 刘德铮 
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Pa)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Pw)分别进行基础免疫,再用DTPa或DTPw加强免疫,一年后对免疫儿童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各类抗体均较加强免疫后一个月明显下降,3个组中抗—FHA虽有所下降,但均在保护水平以上...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 疫苗 血清抗体水平 生物制品 鉴定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5年第3期135-139,共5页侯启明 梁雅文 张路民 秦进才 周云冲 杨景芳 陈爽 张嘉铭 项美娟 王安乾 李万臣 肖詹荣 刘德铮 赵金锁 凌国荣 
经无细胞百白破(APDT)或全细胞百白破疫苗(WPDT)基础免疫的儿童,一年后分三个组,进行加强免疫,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APDT组和W.APDT组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低于WPDT组,而且差异显著(P<0.05);抗-PT和抗-FHA的水平...
关键词: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研制 
用无细胞百日咳抗原配制的吸附精制百白破制剂的特性和人群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被引量:11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3年第3期131-135,共5页张嘉铭 刘德铮 王瑛 肖詹蓉 李万臣 杨景芳 周云冲 傅惠兰 丁兆松 侯启明 关瑛 祖涛 周安群 赵金锁 凌国荣 
用50L发酵罐培养百日咳菌,经硫酸铵盐析法提取保护性抗原,戊二醛解毒后,与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及Al(OH)_3配合制成的吸附精制百白破制剂(APDT),质量符合规程要求。给3~5月龄婴幼儿接种后全身和局部副反应很低,与现行吸附百白破制剂(WPDT...
关键词: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混合菌苗 特性 
无毒性逆转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制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第2期71-74,共4页刘德铮 李万臣 肖詹蓉 王兴宇 
将百日咳菌培养物上清液,经一段硫酸铵盐析提取百日咳主要保护性抗原 FHA 和 PT,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去除内毒素,以戊二醛解毒制成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该菌苗对家兔不产生热原反应,对小鼠毒性低,不引起明显的白细胞增多及组胺致敏活性,小...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菌苗 戊二醛 丝状血凝素 百日咳毒素 
应用戊二醛对百日咳抗原进行解毒的研究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0年第4期181-184,共4页刘德铮 肖詹蓉 李万臣 王兴宇 赵宝明 
本文报道应用戊二醛对百日咳保护性抗原解毒,并研究解毒条件与毒性及免疫原性的关系。在百日咳保护性抗原或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的制造中,应用0.05%戊二醛(GA)于20℃作用4~6小时,再加入0.15~0.2%赖氨酸继续作用2小时,可以得到最佳解毒效...
关键词:戊二醛 百日咳抗原 
提取百日咳保护性抗原的简易方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89年第1期38-40,51,共4页刘德铮 赵宝明 李万臣 
用蓝色琼脂糖 CL—6B 做亲和吸附凝胶,仅用一步简单操作即可将1相百日咳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的 FHA 和 PT 抗原全部提纯出来。用 cs 菌株和 Tohama 菌株所得的提取物中,具有全部 FHA 和 PT 的生物学活性,共总抗原提取量二者没有区别,但...
关键词:蓝色琼脂糖CL—6B FHA PT 凝集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