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勤

作品数:26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法指称句子藏语动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外语》《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百色学院学报》《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喜马拉雅东段语言生态现状分析
《语言战略研究》2025年第3期50-60,共11页谢颖莹 李大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语法标注文本在线检索系统研制与建设研究”(21&ZD304);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新发现濒危松林语抢救性记录与研究”(20VJXG040)。
从语言多样性分布、语言濒危状况和跨中印实控线语言的生态差异以及实控线两侧语言研究积累等角度考察,中国喜马拉雅东段的语言生态建设存在4个“不足”:第一,该地区语言本体调查存在缺漏,对中方实控线外语言生态把控不足;第二,边境语...
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段 语言调查 边境语言生态 “跨线”语言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三维路径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谢颖莹 王轿成 李大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语法标注文本在线检索系统研制与建设研究”(项目号:21&ZD304);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西藏米林博嘎尔(珞巴)语”(项目号:YB1734A101)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西藏珞巴族为例,根据在南伊珞巴民族乡的实地调查,剖析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推普提质所面临的困境,继而提出了“解决顾虑“”明示收益“”提供支援...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乡村振兴 推普提质 
义都语的空间类格标记
《民族语文》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林鑫 李大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语法标注文本在线检索系统研制与建设研究(21&ZD304)”;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新发现濒危松林语抢救性记录与研究”(20VJXG040);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濒危语言调查·义都语(YB1510A012)”的资助
义都语主要有ma^(55)和ne^(31)两种空间类格标记形式,ma^(55)标记处所格和向格,ne^(31)标记从格。其中,ma^(55)在句子语义关系明确时可自由省略,在与同形的方位词共现时必省;而ne^(31)只有在句子提供了充足的位移事件起止点信息时才可...
关键词:义都语 空间 格标记 语义格 句法格 
非遗视域下我国濒危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与路径
《百色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45-51,共7页谢颖莹 张莹莹 李大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语法标注文本在线检索系统研制与建设研究”(21&ZD304-1)。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语言保护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濒危语言资源保护及其口传文化保存工作中却存在两大难题:语料的欠缺和“翻译过滤”导致的误解。这要求在濒危语言资源保护过程中树立新的“非遗保护”观念,形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濒危语言资源 语言资源保护 口传文化 
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限制及生成机制研究被引量:3
《现代外语》2021年第5期628-640,共13页刘宾 李大勤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词汇化的历时考察和对比研究”(10BYY004);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基于制图理论的现代汉语否定研究”(321051733)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生成语法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限制问题,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和"没"与"not"的异同。研究发现:1)"不"和"没"的生成与体限制无关;2)轻动词"有"是"不"和"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有"进行投射,则否定词的语音形式实现...
关键词:“不” “没” 体限制 轻动词 汉英比较 
格曼语中“致使”意义的句法实现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20年第3期225-234,共10页李大勤 朱苗苗 宋成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YB15SB10A0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13BYY13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24)的资助。
格曼语致使意义的表达是在句法层面实现的,而实现致使义的句法结构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一些常用于表达致使意义的基本结构,如动补结构、兼语结构等。第二层级是在第一层级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施动或受动标记而构成的复杂结构,旨在...
关键词:格曼语 致使意义 句法手段 空动词 动词删略 
格曼语、甘孜藏语、桃坪羌语“格”范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22-31,共10页林鑫 王韵佳 李大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项目编号:10zd&12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格曼语的深度描写及其与藏语、羌语的语法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3BYY138);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西藏察隅格曼语”(项目编号:YB15SB10A006)。
文章对同属藏缅语族的沙琼格曼语、甘孜藏语、桃坪羌语三种语言的"格"范畴进行对比分析,文章所讨论的"格"范畴限于"形态格"和"句法格",主要结论是:三种语言的"格"范畴存在明显的共性与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三种语言的句子结构中的名词性...
关键词:“格”范畴 格曼语 甘孜藏语 桃坪羌语 
松古扎话的语音特点
《语言研究》2017年第4期113-119,共7页宗晓哲 刘洁 李大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10zd&12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格曼语的深度描写及其与藏语;羌语的语法对比研究"(13BYY138);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西藏察隅格曼语"(YB15SB10A006)
扎话是混合语,松古扎话作为该语言的一个地域变体,其语音系统比此前李大勤、江荻(2001)报道过的拉丁扎话更复杂,也更有代表性。就辅音而言,松古扎话的清浊对立贯穿到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等所有的辅音类型中。就元音而言,以...
关键词:混合语 音位系统 声韵结构 伴随特征 
附加语研究综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5-72,共8页申丽红 李大勤 
2015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附加语生成机制对比研究"(HB15YY014)
在任何一种语言学理论框架下,附加语研究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传统及现代语言学理论主要强调附加语的描写性研究,而生成语法学者则致力于探讨附加语多变而纷繁复杂的句法语义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生成机制。通过回顾前人时贤对附加语的研究...
关键词:生成语法 附加语 生成机制 
格曼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及相关生成机制初探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72-79,共8页李大勤 宋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批准号:10zd&12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格曼语的深度描写及其与藏语;羌语的语法对比研究"(13BYY138);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濒危语言调查.格曼语(YB15SB10A006)的资助
文章从结构类型和生成机制两个角度就格曼语的连动结构展开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结论是:1.总体上,格曼语的连动结构句可以分为两类:有形式标记的连动结构句和无形式标记的连动结构句;2.无形式标记连动结构句中的动词大都是生成过程中的一...
关键词:格曼语 多动词句 连动结构 结构类型 生成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