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语

作品数:95被引量:20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马志刚意西微萨·阿错王爱国杜冰心孙宏开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俄茶叶贸易历史背景下的恰克图混合语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孙为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陈说-预设视角下俄语话语词的语义关联研究(AHSKY2021D156)。
将混合语这个传统的语言学问题放在中俄茶叶贸易的历史背景下来阐释,在对恰克图茶叶贸易史爬梳洗剔的基础上,揭示恰克图混合语基于俄语,但深受汉语影响的新“语用代码”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恰克图混合语在语音和形态上倾向于与汉语保...
关键词:中俄茶叶贸易 混合语 恰克图混合语 
“谐音互配式”网络混合语的变异模式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
《外语教学》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杨彬 张谊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副词再演化的模式与功用、动因与机制的系统性研究”(项目编号:20BYY153);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重点项目“新时期汉语英源类词缀‘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20XWA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英“谐音互配式”混合语打破了同质性变异的传统,是网络空间异质性成分相互参杂的新生语言现象。其变异特征及模式主要表现为:替换单词高频使用、涉域广泛;修辞手法谐音为主、种类丰富;语音变异辅音齐整、元音混杂。该语言现象批量出...
关键词:谐音互动 混合语 变异 动因 机制 
基于个体竞争的语言物种演化观:从混合语到非混合语——读译著《语言演化生态学》(修订版)
《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陈卫恒 
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汉语变音数据库及理论建设研究”(19AZD037)支持。
作为混合语研究的理论经典,译著《语言演化生态学》由特殊见一般,深化了人们对于比“混合语”概念更具普通语言学意义,甚至作为一般语言本性的“混合性”(Hybridity)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虽承认语言接触的普遍性,却多认为克里奥尔语等...
关键词:语言演化生态学 克里奥尔语 混合性 竞争 个体语 
元代直译体公文中外来词的来源及类型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7-55,共9页杨世铁 张守娥 
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元代直译体公文特殊词语研究”(2021YB11)。
蒙元时期因蒙古语翻译产生了一种特殊语体——直译体公文。这种直译体公文并非蹩脚的翻译,而是特意选择了一种在当时广大辽金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行着的、特殊的混合语作为目的语形成的。这种混合语以汉语为基础,融合了契丹语、女真语等少...
关键词:蒙元时期 汉儿言语 混合语 直译体公文 外来词 
基于文本与实证分析的扬雄《方言》再认识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4期72-84,共13页汪启明 张蓓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辑录及数字化工程”(15ZDB107)。
从扬雄《方言》文本分析,整条未注明通行区域者353条,占全书686条的51.5%;另有条目中部分词语未注明通行区域者82条,占全书的11.9%。那些注明了汉代及以前词语各地的不同说法的条目,扬雄并没有指出这些话只在这个地方通行。因此,《方言...
关键词:《方言》 混合语 复杂系统 
蒙汉混合语同形别义词浅析
《现代语文》2022年第4期4-9,共6页阮剑豪 姜兴鲁 
蒙汉混合语是在汉儿言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皮钦语。它是在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出现的,随着蒙古人势力的消退而逐渐消失。蒙汉混合语的词汇具有一些鲜明特点,同形别义词即是其中之一。蒙汉混合语中同形别义词的产生,与对译特定蒙古语词...
关键词:蒙汉混合语 皮钦语 同形别义词 
汉语是OV型和VO型的混合语吗?
《汉语学报》2022年第1期9-19,共11页吴桐 吴长安 
国家社科基金(编号:16byy139);国家语委重点项目(编号:ZDI145-12)的支持。
汉民族对表达和为表达所造的备用件(即词的相对固定的组合结构)分别采取了VO和OV手段以显示二者的差别。这是汉语的标记方式,也是汉语显示二者区别的广义形态手段。本文对短语和词组重新进行了定义,把表达中有机截取的句内语言片段叫短...
关键词:汉民族 VO和OV意识 汉语语序 
元代汉儿言语和蒙汉混合语的关系与辨析
《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阮剑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通俗类书的文献整理及语言文学研究”(19ZDA248)阶段性成果。
汉儿言语和蒙汉混合语是元代通行于北方的两种口语,前者通行于汉人之间,后者是一种皮钦语,通行于汉人和蒙古人之间。这两种语言与《吏学指南》里的元代文言文差距甚大。蒙汉混合语在词汇、语法上有不同于汉儿言语的特征,我们可以据此将...
关键词:蒙汉混合语 汉儿言语 皮钦语 书面化 
“混合语”或“混合话语”及科尔沁蒙古语表达特征——结合翻译学理论解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21年第1期69-73,共5页特木尔巴根 
陕南柴庄话的语音接触与变异现象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闫莎莎 
上海市教委“创新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项目(209-AC9103-19-368005132)。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陕南柞水柴庄话老派语音内部存在A、B、C三种口音类型。A类为“江南话”,只在个别姓氏家族中使用;C类为“下河话”,使用最为广泛;B类为“本地话”,其声韵调既有A类江南话的特点,又有C类下河话的特点。三者整体上音系...
关键词:陕南柴庄话 语言接触 语音变异 混合语 移民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