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国珍

作品数:28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基础部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剧种《聊斋志异》方言戏曲明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文艺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结构空间转换与戏曲文化的走向——基于山西戏曲剧种演变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9-125,133,共7页柴国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0BB015);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201104577);中国博士后五十批面上资助项目(2011M500954)成果之一
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空间转换的影响,不同戏曲文化之间会引起交融、互动与整合,进而导致戏曲文化生存空间的演变。对农耕、工业、知识三个时期(10-21世纪)影响山西戏曲文化生存空间因子权重值的定量化分析可知:戏曲在社会空间中由占...
关键词:戏曲文化 生存空间 社会结构 
戏曲文化生存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及其形态分析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148-151,共4页柴国珍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资助项目(批准号:10B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批准号:20110457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批准号:2011M5009540);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2011)资助阶段性成果
戏曲文化生存空间是由自然、经济、人口、文化与政治社会结构、宗教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其构成因子的动态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戏曲文化生存空间的演变,使得戏曲文化空间系统始终处在自我形塑与更新的变化之中。当下的中国戏曲研究界...
关键词:空间演变 文化生存 戏曲文化 驱动机制 形态分析 构成因子 中国戏曲研究 空间系统 
空间视域下的山西民歌方言特色被引量: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26-127,共2页柴国珍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庙会文化研究>(2011041060/2-02)
方言是原生态山西民歌的重要构成元素。山西民歌方言的衬词、叠词、词缀和声调等受山西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民俗风情的熏染及黄土文化的浸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地理事象。山西民歌方言的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鲜...
关键词:山西民歌 方言 文化景观 
明清时期晋商对本土戏曲艺术的打造与提升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94-95,共2页柴国珍 
<山西戏曲文化整合研究>(2006041043)
明清五百年,山西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投资开办戏班和票社,培养本土戏曲艺术人才,探索戏曲艺术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商贸活动把山西的戏曲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还引进外来戏曲艺术,促进了山西戏曲艺术在声腔、...
关键词:明清时期 晋商 山西戏曲 
明清晋商对山西戏曲艺术的影响被引量:6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40-142,共3页柴国珍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06041043)
明清五百年,山西众多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地积极投资兴建戏班和票社,培养了众多本土戏曲艺术人才,热心探索戏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以及搭建会馆把山西的戏曲艺术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吸收外...
关键词:明清 山西 晋商 戏曲 
文化生态与戏曲变迁——山西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简论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3期19-26,共8页柴国珍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200922030);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06041043)
悠久与厚重的山西戏曲文化受自然与人文等因子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戏曲文化生态样式以及戏曲剧种文化分布上独有的文化生态特色。山西戏曲剧种文化生态区是本土戏曲剧种文化内部之间以及本土戏曲剧种文化与外来戏曲剧种文化的交融、互...
关键词:山西 戏曲剧种 文化生态 
基于空间视域下的古代山西戏台分布特征解读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99-103,共5页柴国珍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200922030);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06041043)成果之一
山西戏台的地域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地域戏曲文化背景、经济富庶程度和交通状况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地域分布特点:戏台数量随海拔递增呈倒"U"形,戏台数的密度分布呈"人"字形的分布格局,戏台的地区分布呈不对称"凹"形分布。元明清山西...
关键词:元明清 山西戏台 空间分布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被引量:39
《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6-11,共6页柴国珍 孙文学 
山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0922030);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6041043)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自然环境的烙印,文化遗产多沿河流域分布,以都邑治所为中心形成文化扩散,呈"片-带-面"空间分布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文化遗产经历了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秦汉...
关键词:山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重心 
人口数值变化与戏曲剧种时空分布差异研究——以1911、1965、2003年山西人口与剧种为分析对象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09年第3期52-56,共5页柴国珍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041043
本文分别选取1911年、1965年、2003年三个历史发展年份上的山西人口数值与戏曲剧种数量在空间分布上所表征出的差异特性,揭示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下,山西人口地域分布状况与山西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空间分布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山西 人口 戏曲剧种 时空分布 
元明清山西戏台空间分布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159-160,共2页柴国珍 孙文学 
元明清七百多年间,是山西戏台得以成熟、发展与繁盛的时期,也奠定了山西成为中国戏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山西戏台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和战乱所造成的损毁,戏台数量难以精确统计,但从现有的山西地方志文献、戏曲史料和...
关键词:空间分布 元明清 山西 戏台 中国戏曲 地方志文献 文化遗产 考古发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