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锋

作品数:20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司法拍卖当事人财产民诉法被执行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新华月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发挥 国际化和本土化路径的合力
《新华月报》2024年第22期60-61,共2页百晓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
关键词:法学教育 本土化路径 培养机制 立德树人 集体学习 国际化 学科建设 德法兼修 
论执行权向执行员的“回归”
《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3年第3期116-128,共13页百晓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项目号17BFX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2018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删除执行员办理执行事项的规定之后,新近公布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对执行员的权限作出了规定,可谓意义重大。在执行权“内分”和“外分”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执行员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完全可以作为两者的...
关键词:执行员 执行权 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外分 内分 
论执行权向执行员的“回归”被引量:7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119-132,共14页百晓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项目号17BFX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2018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删除执行员办理执行事项的规定之后,新近公布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对执行员的权限作出了规定,可谓意义重大。在执行权“内分”和“外分”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执行员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完全可以作为两者的...
关键词:执行员 执行权 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外分 内分 
论拍卖成交裁定的物权变动效力被引量: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190-200,共11页百晓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FX049)“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
拍卖成交裁定被赋予物权变动效力,进而成为《民法典》第229条所称的法律文书,是司法拍卖与任意拍卖长期分离的结果。但《民法典》第229条对动产和不动产的统一适用可能导致拍卖成交裁定的物权变动效力被不当扩张,故应将《民法典》第229...
关键词:司法拍卖 拍卖成交裁定 《民法典》第229条 物权变动 
论体制转型期执行和解的法律效力被引量:3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33-49,共17页百晓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17BFX049)的阶段性成果。
《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是执行和解效力争议的源头,该规定体现了职权主义执行体制和"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的正当性逻辑,与"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存在某种紧张关系.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在维护和解协议的拘束力与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关键词:执行和解 "法院干预型"执行和解 "当事人自主型"执行和解 
论司法拍卖中“悔拍”的法律后果被引量:1
《法律适用》2020年第7期124-132,共9页百晓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散型民事执行程序研究”(17BFX049)阶段性成果;西北政法大学基层司法与现代社会治理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司法拍卖买受人逾期未支付拍卖价款的,均构成"悔拍"。但"悔拍"并不必然导致重新拍卖,在立法论层面可借鉴日本民事执行法上的次顺位购买制度。在实体责任方面,"悔拍"买受人应承担重新拍买与前次拍卖之间的差价;竞买保证金不足以弥补差价...
关键词:悔拍 重新拍卖 差价责任 竞买保证金 
中国民事执行年度观察报告(2016)被引量:24
《当代法学》2017年第3期145-160,共16页百晓锋 
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执行不能’问题研究"(CLS(2016)D124)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攻坚年,但民事执行工作的主题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在这一年,审执分离改革、网络司法拍卖改革持续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体系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变更追加当事人、财产保全、终结...
关键词:基本解决执行难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审执分离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网络司法拍卖 
程序变革视角下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制度——以《民诉法解释》第519条为中心被引量:25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29-39,共11页百晓锋 
作为一项新创的制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改变了我国法院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传统处理方式。这种改变不但在理论上冲击着人们对终结执行的传统理解,也在事实上调整了法院和当事人在被执行人财产调查中的权力义务分配。其能否在实践中取...
关键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可供执行的财产 无财产可供执行 
个人公益诉讼的美国经验
《中国审判》2015年第2期48-49,共2页百晓锋 
公益诉讼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被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并在本世纪初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重点话题,讨论范围涉及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环境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劳动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等诸多...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 美国经验 消费者权益保护 劳动者权益保护 个人 环境公益诉讼 90年代 诉讼理论 
申请再审是否为检察监督的前置程序——以新民诉法第209条与第208条的关系为中心被引量:1
《海峡法学》2014年第2期115-120,共6页百晓锋 范锋艳 
《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改之后,法院系统和检察机关围绕新法的理解和适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分歧,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是新法第209条和第208条之间的关系。法院系统认为,第209条是第208条的具体化,检察监督应当按照第209条的规定,...
关键词:检察监督 申请再审前置 民诉法第209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