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四新

作品数:74被引量:14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基督教人文主义悲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文学》《现代中文学刊》《当代文坛》《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211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的现代性内涵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89-98,111,共11页肖四新 杨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研究”(21AWW006)。
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的价值取向主要通过构建它的文本,以及围绕文本进行的文学活动呈现出来,尤其在宪章派文学与文学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尽管它反思与批判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怀念宗法制生活,但却是内在于现代性的。...
关键词:英国 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 现代性内涵 
英国平民阶层阅读公众的形成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25-36,共12页肖四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研究”(21AWW006)。
18世纪初,英国的普通读者已经形成,但主体是中产阶级。平民阶层由于识字率低以及书籍不易得、图书价格昂贵等原因,处于普通读者的边缘。18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卫斯理等宗教组织对阅读的重视,特别是工业革命、激进运动等社会变革的推动,...
关键词:英国平民 阅读公众 形成 
《北极星报》与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73-78,共6页肖四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平民阶层文学公共领域研究”(21AWW006)阶段性成果
《北极星报》是19世纪30-50年代英国最主要的平民报刊,围绕它进行的阅读与传播活动促进了平民阶层文学公众的形成,以它为平台进行的文学创作促进了作者个人主体性与社会共在性的相互建构,以及社会共识的达成。而它所刊发的文学作品,不...
关键词:《北极星报》 平民阶层 文学活动 公共性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创作的公共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48-52,共5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国宪章派文学及其历史命运”(12YJA752029)
宪章派诗歌创作的公共性,在生成过程与内容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生成过程上,宪章派诗歌具有强烈的在场感与“广场性”,不仅公众广泛参与,而且借助报刊杂志、广场集会等公共平台进行创作。在内容上,紧紧围绕新港起义、反谷物法、人民宪...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生成过程 内容 公共性 
英国宪章派文学的文学史命运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49-56,158,共9页肖四新 
英国宪章派文学诞生一百六十年以来,在文学史上的命运跌宕起伏。西方主流文学史对其基本采取了遮蔽态度,而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学史与文学研究则将其视为十九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英国文学的主流。无论是遮蔽还是拔高,都体现出意识形态对文...
关键词:宪章派文学 文学史 意识形态 制控 
文化的个人体验与重构——甘茂华文化散文集《这方水土》解读
《长江丛刊》2019年第25期10-12,共3页桑大鹏 肖四新 
文化不仅是群体的,更是个体的.个体在对文化群像的领悟与理解中注入个人意志,使之向个人生成,文化就在这种与个体的互动中打上鲜明的个人印记,成为具有个体特色的微观意义系统.甘茂华文化散文集《这方水土》可视作文化个体化的一个样本...
关键词:巴文化 个人体验 散文集 水土 解读 个体化 个人意志 意义系统 
论《使女的故事》对《圣经》生存观的思考
《三峡论坛》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钟圆 肖四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中,以戏仿和重构的方式反对《圣经》生存观的权威设定,以人物的意识流突显《圣经》生存观的隐喻思维,同时还注重阐释《圣经》生存观中本已包含的和谐观念,由此体现了对《圣经》生存观的...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生存观 反乌托邦小说 
莎士比亚悲剧创作中的基督教意识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肖四新 
尽管莎士比亚悲剧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凸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力量与自由意志。但因为文化的继承性,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的特殊内涵,还因为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特殊理解,使得其悲剧创作中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体现出...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 基督教意识 
平民文学公共领域与英国宪章运动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国宪章派文学及其历史命运"(12YJA752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国宪章派文学及其历史命运"(GD11CWW05)
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前身和雏形,而像英国宪章运动这样的平民公共领域则"卸下了其文学外装"。但工人阶层的文化状况表明,宪章运动前的英国不仅具有形成平民文学公共领域的条件,也的确存在过以工人阶层为主体...
关键词:平民文学 公共领域 宪章运动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的文学性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52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CWW05)
既有研究将英国宪章派诗歌看作服务于政治的工具,回避其文学性。事实上,它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在属性上,它并不是宪章运动的附庸,而是具有自身发展逻辑与内在结构的文学运动。在内容上,它以内在于现代性的价值叙事参与了新世界的建构,体...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文学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