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派诗歌

作品数:1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四新姚建彬刘渊唐莉张蕴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宪章派诗歌中的阶级共同体形塑
《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74-81,206,207,共10页张和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审美研究”(19ZDA293)。
在文学研究界,“阶级”作为一个批评概念虽然失去了它原有的荣光,但纵观英国工人阶级斗争史与工人阶级文学史,阶级概念与阶级分析永远没有过时。英国宪章派诗歌是英国工人阶级生活实践与斗争实践的产物。宪章派诗人通过描写工人阶级共...
关键词:宪章运动 宪章派诗歌 阶级 共同体 社群主义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创作的公共性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48-52,共5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国宪章派文学及其历史命运”(12YJA752029)
宪章派诗歌创作的公共性,在生成过程与内容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生成过程上,宪章派诗歌具有强烈的在场感与“广场性”,不仅公众广泛参与,而且借助报刊杂志、广场集会等公共平台进行创作。在内容上,紧紧围绕新港起义、反谷物法、人民宪...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生成过程 内容 公共性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的文学性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52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CWW05)
既有研究将英国宪章派诗歌看作服务于政治的工具,回避其文学性。事实上,它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在属性上,它并不是宪章运动的附庸,而是具有自身发展逻辑与内在结构的文学运动。在内容上,它以内在于现代性的价值叙事参与了新世界的建构,体...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文学性 
弥赛亚主义与千禧年愿景——迈克·桑德斯访谈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4年第2期238-246,共9页张蕴艳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笔者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语言与文化学院进行访学,师从迈克·桑德斯副教授,他是英国激进美学的领军人物伊莎贝拉·阿姆斯特朗的弟子。访学期间迈克·桑德斯与笔者进行过多次谈话,就美学、文学与政治、中英民...
关键词:桑德斯 宪章派诗歌 千禧年 曼彻斯特大学 伊莎贝拉 美学理论 现代性 宪章派诗人 本雅明 阿姆斯特朗 
将宪章派诗歌星座化:杰拉德·麦西、瓦尔特·本雅明与弥赛亚主义的用途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3年第1期170-190,312,共23页 姚建彬(译) 
通过将宪章派诗人杰拉德·麦西的作品与本雅明的作品予以星座化,不难发现,麦西对于历史所持的救世主式洞见预见了本雅明自身的救世主信念的多个方面。他作为一名诗人的职责就是创造一种"星座化",即一种有意义的时间(过去和现在的)联合...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星座化 杰拉德·麦西 本雅明 弥赛亚主义 
论英国宪章派诗歌中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变化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35-40,共6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752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CWW05)
宪章派诗歌内容上突出的特点在于描写了工人阶级从自在走向自为的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工人阶级挖掘自身主体性,自我确证的过程。三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明显体现出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变化。工人阶级从自身处境出发,认识...
关键词:英国宪章派诗歌 主体性 变化 
英国宪章派诗歌的现代性内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35-142,共8页肖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752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1CWW05)
宪章派诗歌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所要埋葬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与自由主义,但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内在于现代性的,都是对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它们的分歧是现代性内部的分歧。宪章派...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现代性 自我意识 
宪章派诗歌中的“自然”隐喻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刘渊 
本文讨论了19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中作为隐喻出现的自然,指出,数量众多的自然隐喻显示了宪章派诗歌艺术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的特点。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审美的形式,它既赋予了宪正点章运动以合法性和必然性,也给宪章派提供了自我认识和深入...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自然 隐喻 
“轮流谈论政治和诗歌”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2期33-52,共20页迈克·桑德斯 姚建彬(译) 
本文源自一个更大的研究宪章派诗歌的项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断言宪章派诗歌具有能动作用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尝试辨别宪章派诗歌中体现出的历史知识属于哪一个特殊种类。第三部分详尽分析两首宪章派诗歌,...
关键词:“宪章派想象” 宪章派诗歌 能动作用 意识形态斗争 历史知识 独特形式 
宪章派诗歌的伦理道德观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6-27,共2页张洪敏 王佃春 
宪章派诗歌是被列宁誉为“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宪章运动的产物。通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宪章派诗人对幸福、自由、贫富、等级、正义、善恶等伦理道德基本条目进行了深沉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他们诗...
关键词: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人 伦理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