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松平

作品数:24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盗窃罪财产犯罪环境犯罪危险犯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法学》《法学杂志》《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法学家茶座》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社科联立项资助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校园诈骗现状分析及其防范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73-176,共4页孙梦 肖松平 唐佳妮 梁婉莹 汉娇 
衡阳师范学院第十七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重点项目(校科字(2017)2号)
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高校与社会渐渐开始融合,那些曾经的被称作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已经不再存在。很多发生在高校校园中的问题不再是纯粹的校园管理问题,而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高校校园诈骗的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往往因自身...
关键词:高校 诈骗 防范 
社保基金的监管与完善策略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8期203-204,共2页李鲲 肖松平 
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两型社会情境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模式研究--以衡阳为例"(编号:2010D001)阶段性成果
如何解决现有的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应当在借鉴其他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思路上理清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探究完善路径的可行性。
关键词:社保基金 监督管理 完善思路 
移植刑法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兼与张明楷教授两个刑法观点商榷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肖松平 
移植刑法理论时,需要考察移植的理论与我国的社会治安、犯罪状况以及国民的道德水平、规则意识等因素是否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张明楷教授主张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包括财产的占有以及财产性利益属于财产犯罪对象的观点,并不妥当。
关键词:法律移植 财产犯罪 保护法益 
也论对单位盗窃的处理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55-56,共2页李军 肖松平 
湖南省法学重点学科基金资助课题;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0C1304)
关于将单位盗窃中的有关责任人按自然人犯罪即盗窃罪论处,理论界有肯定和否定的争议。介绍并分析了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基本理据,认为对单位盗窃的责任人员以自然人犯罪论处,追究他们盗窃罪的个人责任,这不仅在理论逻辑上能成立,而且在实...
关键词:盗窃罪 单位盗窃 个人责任 刑法正义 
绑架罪既遂的认定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肖松平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研究课题项目"绑架罪既遂的认定"(09C194)的成果之一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通说观点使得绑架罪的既遂过于提前,而要求绑架行为实际勒索到了财物或实现其他不法要求的观点,则使绑架罪的既遂过于推后,甚至取消和否定了绑架罪的既遂。绑架罪应以行为人实施绑架行为后向人质的关系人提出不法要求...
关键词:绑架罪 既遂 不法要求实现说 不法要求提出说 
法学案例教学的地位和方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6期110-111,共2页周标龙 肖松平 
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法学的案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ykt200930)研究成果
我国法学案例教学与英美法系判例教学在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我国法学教学应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我国法学案例教学有例证法和案例讨论法两种教学方法,它们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关键词:法学 案例教学 地位 方法 
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之辨析被引量: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肖松平 
把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认定为财产所有权的通说观点虽然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但是主张对财产的占有也是财产犯罪保护法益的占有说存在更多的缺陷。完全可以在坚持所有权说的基础上对它面临的问题作出合理解答。
关键词:财产犯罪 保护法益 所有权说 占有说 
对绑架罪既遂通说理论观点的质疑被引量:1
《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44-46,共3页肖松平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绑架罪既遂的认定"的成果之一
认为绑架罪只要绑架、控制了人质即构成犯罪既遂的通说观点,既将犯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对立起来,又缺乏对绑架罪的一体化理解,在法律解释上也拘泥于条文的字面规定,在实践上带来困惑和弊端,所以并不可采。
关键词:绑架罪 既遂 通说 质疑 
丢失枪支不报罪主观罪过的新解析被引量: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肖松平 
对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罪过形态问题理论界分歧很大,过失说或复合罪过说都存在明显缺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评价的基准问题。应着眼于不及时报告来考察罪过形态,依此,丢失枪支不报罪应该是一种故意犯罪。
关键词:丢失枪支不报罪 罪过形态 评价基准 
刑法第269条中“盗窃罪”的含义辨析——兼论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被引量: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64-66,共3页肖松平 王平生 
对于盗窃罪可以有狭义、广义和中间含义的理解。刑法第269条中的"盗窃罪"虽然在客观要件上不要求数额较大,但在主体上则有责任年龄的要求,即年满16周岁。转化型抢劫罪和一般抢劫罪在犯罪主体上应加以区别。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 客观要件 主体要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