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宪勋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抓举举重运动员举重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体育科技》《中国体育科技》《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男子举重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特征分析被引量:4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俞忠友 覃宪勋 张捷 
采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采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优秀运动员"人/杠"重心间的距离明显要比一般运动员小;优秀运动员能够较好的维持"人/杠"重心在支撑面范围内;优秀运动员在提拉杠铃时能够...
关键词:抓举 重心 支撑面 速度 运动生物力学 
抓支撑练习对训练抓举撑铃能力的作用分析被引量: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刘北湘 龙望春 覃宪勋 
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建设期专项资助项目(BSZX1010)
根据抓举与抓支撑练习在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动作幅度、速度、力值等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抓支撑练习的训练作用主要表现在垂直方向促进撑铃能力上,而在前后方向训练抵抗倾倒力矩以及调节杠铃重心能力方面显得较弱。首次提出利用影...
关键词:抓举 撑铃能力 抓支撑练习 运动生物力学 
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9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51-54,共4页刘北湘 龙望春 覃宪勋 戴玮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化途径,以及简便易行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抓举技术诊断提供...
关键词:举重 抓举 技术分析 数据指标 
提高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探讨被引量:1
《贵州体育科技》2002年第2期27-28,共2页赵明权 覃宪勋 
文章从选材与实际训练等角度对举重运动员上挺能力的提高进行了讨论,继而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举重 运动员 上挺能力 选材 训练方法 训练手段 上挺技术 
论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兼谈有氧、无氧能力与成绩之关系
《贵州体育科技》2001年第2期23-26,共4页覃宪勋 杨枚 陈祖龙 
探讨和总结了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竞技能力的特征、供能特点以及格斗对抗项目有氧、无氧能力与成绩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荻得是由构成竞技能力的七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氧、无氧能力(结合专项特点和专项需要)...
关键词:格斗对抗 竞技能力 主导因素 
论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被引量:1
《贵州体育科技》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杨世勇 彭红阳 龙望春 熊维志 覃宪勋 
最大力量是指以最大肌肉力量和意志收缩.对抗一种刚好能够克服的阻力时所发挥的最高力值。它是体能类速度力量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技能类表现性项目、技能类对抗性项目中.最大力量也是竞技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关键词:最大力量 运动员 竞技能力 训练方法 速度力量 现代运动训练 文献资料法 最佳途径 决定因素 肌肉力量 
世界举重运动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被引量:14
《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第A10期73-74,共2页杨世勇 龙望春 熊维志 覃宪勋 
关键词:举重运动 竞技 锦标赛 运动水平 发展特点 世界范围 趋势 影响 促进 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