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陆

作品数:9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单克隆抗体ELISA青枯病潜伏侵染马铃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微生物学通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京城发现锈色粒肩天牛危害国槐被引量:5
《植物保护》2000年第4期51-52,共2页谢云陆 
关键词:北京 国槐虫害 锈色粒肩天牛 防治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梨火疫菌的研究被引量:10
《植物检疫》1996年第5期262-267,共6页谢云陆 W.Zeler 
应用梨火疫菌PCR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梨火疫菌潜伏侵染的样品,检出样品中梨火疫菌的最低带菌量为50个细菌,未发现它与其它植病细菌有交叉反应,从PCR扩增、电泳分离到获得最后结果仅需8小时。此法适宜对进口苗木、接...
关键词:梨火疫菌 聚合酶链反应 植物检疫 
酶免疫分析在农药分析中应用的进展被引量:6
《农业环境与发展》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张曙明 陈建民 王重庆 谢云陆 
本文简要综述了酶免疫分析在农药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酶标试剂盒,旨在为酶免疫分析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酶免疫分析 酶标试剂盒 农药分析 
马铃薯环腐病棒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植物病理学报》1993年第1期11-16,共6页高德香 何礼远 谢云陆 
用马铃薯环腐病棒杆菌的细胞壁蛋白粗提物作为抗原,应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六株分泌抗马铃薯环腐病棒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H1、CH2、CH3、CH4、CH5和cH6。对这些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相应六种单抗McAb1、McAb2、McAb3、Mc...
关键词:马铃薯 环腐病 单克隆抗体 
马铃薯种薯青枯病潜伏侵染检验程序被引量:2
《马铃薯杂志》1992年第4期239-241,共3页谢云陆 何礼远 高德香 滕建勋 刘介民 
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我国南方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有些首区每年因此病减产10%~15%,严重地块甚至毁种,给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带病种薯是马铃薯青枯病历年发病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侵染源。
关键词:马铃薯 种薯 青枯病 潜伏侵染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粘虫的捕食性天敌被引量:15
《植物保护学报》1992年第3期207-212,共6页黄葵 郭予元 谢云陆 
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捕食性天敌的消化道内容物。ELISA 方法敏感、快速、便于应用。用此法鉴定粘虫低龄幼虫抗原的最小检出量为0.1mg(虫重)/ml,经吸附处理的抗血清对粘虫幼虫具有高特异性而与麦蚜和天敌无交叉反应。粘虫...
关键词:ELISA 捕食性 天敌 粘虫 
用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植物病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微生物学通报》1992年第4期237-240,共4页王远程 蔡少华 谢云陆 何礼远 徐惠迪 
比较了ELISA和Dot-ELISA方法检测番茄巨芽类菌原体(Tomato Big Bud Mycoplatma-Like Organism,TBB-MLO)、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番茄斑萎...
关键词:植物病原 检测方法 ELISA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马铃薯青枯病潜伏侵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马铃薯杂志》1992年第1期2-6,共5页谢云陆 高德香 何礼远 王远程 蔡少华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MIF)检测了青枯病在马铃薯种薯上的潜伏侵染。测试结果表明,MIF检测青枯病茵的灵敏度为2×10~3~2×10~4细菌/毫升。787.5倍荧光显微镜,每视野平坶有5个以上典型荧光细菌,即可判别为带菌(阳性),而1~4个荧...
关键词:马铃薯 青枯病 侵染 单克隆抗体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技术检测种姜姜瘟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植物保护》1991年第5期23-24,共2页谢云陆 高德香 何礼远 王远程 蔡少华 
姜瘟病是由青枯病菌(Psedomonas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俗称姜腐烂病。70年代以来,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和四川等生姜集产区均遭到其不同程度的危害。病地一般减产1至2成。
关键词:姜瘟病 单克隆抗体 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