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乃荣

作品数:33被引量:2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上海方言海派文化用法时态方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成才与就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上海方言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上海方言看海派文化被引量: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37-144,共8页钱乃荣 
上海方言精细表现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城市的精气神,生动精准地展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调和中西融合、博大多元、雅俗同赏的海派文化时代风貌。上海从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商业化、工业化的都市,这些变化反...
关键词:上海方言 海派文化 现代性 海纳百川 
上海方言定指指示词“箇个”被引量:7
《方言》2014年第1期14-20,共7页钱乃荣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著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海方言中除了直指远近的指示词外,还有表示定指的指示词。本文分析定指指示词"箇"在上海方言中的历时变化,在与官话比较中说明其定指用法,并指出定指指示词的来源。
关键词:上海方言 吴语 定指指示词 定指用法 语源 
科学保护和传承上海话
《成才与就业》2012年第17期48-49,共2页钱乃荣 
上海话传达出上海的辉煌 上海话是在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上海话中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及其反映出来的古代江东文化信息,甚至还保留着上古汉语和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百越民族语言...
关键词:保护和传承 上海话 科学 上海方言 古代语音 民族语言 工业社会 国际大都市 
SOV完成体句和SVO完成体句在吴语中的接触结果被引量:6
《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钱乃荣 
上海方言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语序的完成体句子。一种是SOV句,如"我饭吃拉哉/拉了。我吃了饭了。""我饭吃仔/了做生活。我吃了饭干活。"("拉了"又作"辣海了")一种是"SVO"句,如“我吃仔/了饭哉/了。”“我吃仔/了饭做生活。”...
关键词:完成体 SOV 吴语 上海方言 生活 句子 
上海方言的时态及其流变
《东方语言学》2009年第1期63-72,共10页钱乃荣 
本文详述上海方言中五个'时'、'体'结合的复合时态,并分析它们在北方方言的影响下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方言 五个时态 流变 
英国传教士J.Edkins在吴语语言学上的重要贡献——《上海方言口语语法》评述被引量:3
《语言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13-44,390,共33页钱乃荣 
J.Edkins以其杰出的才能和语言学理论修养,对19世纪中叶的上海方言语音、语法作出了最早的如实记录和全方位研究,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传教士J.Edkins 上海口语语法 评述 
一个语法层次演变的实例——上海方言160年中现在完成时态的消失过程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232-240,共9页钱乃荣 
本文以现实的语料,说明上海方言中一种语法形式——现在完成时态在历史层次覆盖意义上的具体消亡过程,及其在被替换过程中的种种连续过渡现象,并讨论它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上海方言 现在完成时态 语法 语序 
上海方言中的虚拟句被引量:14
《方言》2004年第2期97-110,共14页钱乃荣 
上海方言中存在着陈述语气和虚拟语气在句法形式上的对立。本文说明虚拟形式在老上海话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在现今新上海话中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方言 虚拟句 陈述语气 句法形式 虚拟语态 
上海方言的语气助词被引量:8
《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34-47,共14页钱乃荣 
上海方言的语气助词钱乃荣上海大学语气助词附着在句子后边表示某种语气,使句子附加某种意义。有些连词、结构助词、体助词,如:“、末、个、了、辣海”等,远离动词至句尾,也可虚化为语气助词。这里先列出各个语气助词所表示的分项...
关键词:语气助词 上海方言 “了” “个” 是非问 特指问 叙事 选择问 存续体 反诘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