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均

作品数:1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瑶族仪式宗教仪式盘瑶共同体意识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民族论坛》《青海民族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桂西北祝著节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基于国家在场的分析框架
《广西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110-118,共9页陈锦均 黄子玲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过山瑶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22FMZ026)。
祝著节是流行于广西瑶族支系布努瑶聚居区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是集族群记忆、宗教信仰、音乐歌舞、民族美食于一身的文化复合体,既体现了布努瑶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又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祝著节文化符号从信仰在场向国家...
关键词:祝著节 文化符号 国家在场 
从婚俗文书看西南瑶族的婚姻生活与族群互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陈锦均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开放性课题“广西过山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GXMGY030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过山瑶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FMZ026)。
文书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灿烂文明成果。作为文书古籍的一种,婚俗文书是传统社会中男女婚姻缔结与结束的文字记录凭证。西南瑶族婚俗文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涉及族源历史、婚...
关键词:婚俗文书 瑶族 婚姻生活 族群互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研究被引量:7
《传承》2022年第2期40-46,共7页汪美林 陈锦均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2021年度招标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生态移民与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2021KYXM0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体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方案。文章从学术界对互嵌式社区的相关研究入手,重点梳理了互嵌式社区的治理模...
关键词:多民族互嵌式社区 治理模式 治理经验 
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与现实进路被引量:4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93-100,共8页陈锦均 
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资金面上资助项目“西江流域龙母信仰研究”(2018M643779XB)
早在秦汉时代,龙母传说便开始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形成的龙母文化至今仍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以西江流域片区为甚。文章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运用民族学的调查...
关键词:西江流域 龙母文化 文化自信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民族高等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使命被引量:17
《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0期54-56,共3页陈锦均 
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资金面上资助项目“西江流域龙母信仰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377XB);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神圣与世俗:滇黔桂结合部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CSQ18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高等院校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开展民族教育、培育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重要摇篮,更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民族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关键词:民族高等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代使命 
新时代散杂居民族研究的新靶向被引量: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许宪隆 陈锦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13JZD0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和国家对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民族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散杂居民族 民族政策 民族研究 
广西靖西县大邦屯壮族民间信仰现状及其当代价值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5-9,共5页陈锦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13JZD027)阶段性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当前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研究视角涉及到了众多学科,考察视野也比较开阔。文章主要运用民族学调查方法对广西靖西县一个壮族村...
关键词:广西靖西县 大邦屯壮族 民间信仰 当代价值 
“一带一路”语境下滇黔桂交界地区的宗教信仰及其战略作用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3-88,共6页陈锦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JZD027)阶段成果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又一宏伟蓝图,这一战略构想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宽阔胸襟与豪迈气概的完美诠释。从内容上看,"一带一路"战略所包含的领域非常广,宗教作为其中...
关键词:“一带一路” 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 多宗教并存 成因 战略作用 
世俗与神圣:仙回瑶族度戒祭品解读与深描被引量: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0-23,共4页陈锦均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科研重点项目"度戒:对广西宁明县公母山瑶族一项宗教仪式的民族志研究"(2015ZZD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献祭,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供奉给祖先的礼物,祭品在献祭仪式中充当着沟通神灵、传达感情以及缅怀祖先的媒介作用。立足于广西昭平县仙回过山瑶度戒仪式的田野调查,对献祭仪式中的祭品进行了民族志的描述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仙回过山瑶 度戒仪式 祭品 世俗与神圣 建构与解构 
仪式场域中女性元素的人类学考察——以广西宁明县海渊茶场瑶寨的度戒仪式为例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许喃奇 陈锦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13JZD027
度戒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在过往有关瑶族度戒仪式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仪式中的男性身上,而对于仪式中的女性关注少之又少。此种研究盲区不仅使我们难以窥探度戒仪式的全貌,同时也是对在仪式中扮演一定角...
关键词:海渊茶场 瑶族 度戒仪式 女性元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