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无

作品数:86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诗歌诗歌写作张执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学术》《南方文坛》《长江文艺评论》《平顶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产党宣言》的诗意、诗性语言与反讽
《外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魏天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19ZDA263)。
作为“宣言体”的开创者,《共产党宣言》的诗意、诗性语言历来为人称道。《宣言》在诗性语言中体现出的澎湃激情和浪漫主义气质,既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也与早期马克思的诗作有直接联系。《宣言》一方面重视普通民众在诗与诗意上的普遍...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诗意 诗性语言 反讽 
好的诗歌出人意料,不只与众不同
《长江文艺》2023年第15期114-121,共8页丁东亚 魏天无 
好的文学批评,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和世界,丁东亚(以下简称“丁”):魏老师好!对您的认知事实上一直停留在您是从事文艺学教学与诗歌研究上,尽管也知道您写诗,但确实是看了《撞身取暖的人》那篇文章才知晓您诗歌写作已近四十年。从事诗歌...
关键词:诗歌批评 诗歌研究 文学批评 诗歌写作 诗歌创作 读者理解 文艺学教学 出人意料 
“必须有所突破,回到生活中去”——罗伯特·洛威尔及其他
《诗刊》2023年第8期54-62,共9页魏天无 
提到诗人随笔,最喜欢的还是布罗茨基的《小于一》(Less than one),那种生命不息端流不止的激情,汪洋恣肆恢弘壮丽的想象力,即使在汉语译文中也能强烈感受。语言的水花在你眼前、脚下喷溅,它们拥有一个望不到尽头的蔚蓝海洋。诗人有激情...
关键词:布罗茨基 汪洋恣肆 汉语译文 洛威尔 大脑皮层 想象力 激情 
在泥与火的淬炼中脱胎换骨——袁志坚诗集《瓷爱》阅读札记
《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5期114-119,共6页魏天无 
2019年前初次读到诗人袁志坚的组诗《瓷爱》(后编发于《长江文艺》,2019年10月),便揣测诗人在以瓷——越窑青瓷——为中心做集束式创作。如今,由99首诗组成的同名诗集《瓷爱》(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摆在我的案前。诗人持久的写作耐...
关键词:上海文艺出版社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第二故乡 大型组诗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阅读视野 接受效应 福克纳 
词与物,诗与人
《青年文学》2022年第10期152-153,共2页魏天无 
青年诗人麦豆不怎么喜欢长句,仿佛担心复杂的句子表述会像游戏中的贪吃蛇,反身自噬(当然,也有这种语言实验)。至少在这组诗里,句子多在三五字间伸缩(《劳动的意义》是个例外)。不过,这些一眼看上去简短、干净的诗句却并不简单,常常合矛...
关键词:语言实验 间接表达 写作行为 青年诗人 具象与抽象 
“另一种可能”如何可能?
《金融博览》2022年第17期79-79,共1页魏天无 
年轻诗人刘康的这组诗可归为日常生活类的诗,但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以日常语言为基础写日常世界,是新诗的传统。对有这类偏好的诗人,问题始终是,你想用日常生活呈现什么,以及,你是否有(语言)能力将你所欲呈现的呈现出来——阅读中可能...
关键词:日常语言 日常生活 组诗 诗人 
聚光灯·文学批评家王先霈
《长江文艺评论》2021年第5期33-33,共1页魏天无 
主持人语:新近出版的《王先霈文集》(八卷),收录作者六十余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文学批评、随笔、序跋等。王先霈的学术研究涵盖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文学批评学、文艺心理学、中国文艺心理思想、中国古代诗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
关键词:王先霈 中国古代诗学 文学批评家 文艺心理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鉴赏 当代文学 文本细读 
中西会通视域下的文论研究与文学批评--《王先霈文集》印象
《长江文艺评论》2021年第5期43-46,共4页魏天无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涵括作者196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述、文学评论、随笔、序跋等。《文集》前五卷为学术著作,经作者修订后全文收录了《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
关键词: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诗学 王先霈 文艺心理学 散文随笔 文论研究 《文集》 文艺理论 
重新朝着这个世界出发——梁平诗论
《当代文坛》2021年第2期140-143,共4页魏天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研究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6ZDA240。
在四十余年的创作中,诗人梁平回跃到诗与人合一的中国诗学伟大传统中,决意要用诗实现其生命的彻底性。他全部的诗篇皆可视为这一重大而神圣使命的和声。他的诗歌语言与其生活/生命共在;他的诗的世界是“有我”的世界,又充满突围的寓托;...
关键词:梁平 生命 突围 反向 
价值与路径:《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华中学术》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魏天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19ZDA263】的阶段性成果
重审和再释《共产党宣言》,可从源头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批评理论的基本原则,理解世界文学格局的变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这一研究可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阶级与意识形态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宣言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