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荣虎

作品数:54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土文学乡土小说叙事湘西世界文学批评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哲》《文艺理论与批评》《学术评论》《广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术追踪与现实情怀的融合——评李兴阳教授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余荣虎 
李兴阳教授的学术新著《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以新思路、新方法研究新世纪乡土小说在内容上的“新质”,从而发掘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村庄形象、乡村政治、文化生态、伦理道德、宗教与民间神秘文化、民俗文化的新...
关键词:李兴阳 《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 艺术追踪 现实情怀 
历史、伦理与语言诗学——从路东《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谈人物评传写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余荣虎 
《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系列是实质意义上的人物评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物评传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中由西方传记文学催生的。人物评传的写作伦理是真实性原则,但实际写作中真实性原则更是一种道德准则。路东的《草圣...
关键词:人物评传 写作伦理 语言诗学 《草圣林散之评传》 
左翼乡土文学的阶级观念与乡贤叙事被引量:2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3-24,共12页余荣虎 李兴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ZDA192)阶段性成果。
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接受阶级斗争理论,并以之为指导,从地租、高利贷、税收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来认识旧中国,从而构建出1930年代的“文学乡土”,由此决定了左翼乡土文学中三类乡贤叙事。一类为寓写实与象征于一体的没落的乡贤叙事;二...
关键词:左翼文学 乡土文学 乡贤 阶级观念 
社会转型期乡土“三苦”——论台湾戒严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农村衰弱的叙事
《华文文学》2020年第4期12-20,共9页余荣虎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编号:苏教师(2014)23号。
1949年到1987年,是台湾历史上的"戒严时期",这期间台湾社会经历了多重转型:从"日化"转向"中国化",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本土化到"西化"。此时的乡土小说深入细腻地描绘了转型期乡土社会经历的"三苦":贫穷之苦、农业衰退之苦、乡下...
关键词:台湾戒严时期 乡土小说 乡土三苦 
洛夫与解构主义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3期62-68,共7页吕静瑶 余荣虎 
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校重点基金项目“试析洛夫诗歌的解构艺术”(项目号:2018XSKY006)的阶段性成果
洛夫的诗歌中充满了悖谬和矛盾,《石室之死亡》被公认为晦涩难解,透露出某种虚无感,就其表达的内容而言,解构主义的痕迹比比皆是。洛夫早期诗歌的虚无与后期诗歌的空灵皆与解构主义密切关联。通过对生命的解构实现对存在问题的形而上沉...
关键词:洛夫 诗歌 解构主义 后现代 
五四乡土文学的启蒙观念与乡贤叙事被引量:6
《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95-102,共8页余荣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贤文化研究"(16ZDA192)阶段性成果
五四乡土文学是在新旧观念激烈交锋的历史场域中产生的,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家坚定地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以"民主"与"科学"作为价值准绳,进行各自的乡土叙事,由此决定了五四乡土文学中两类乡贤形象。旧乡贤承载了儒家文化的理想,但...
关键词:五四乡土文学 乡贤 启蒙观念 
鲁敏论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10期227-244,共18页余荣虎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资助
鲁敏的创作起步于成长记忆和生活感受,但又超越了它们。鲁敏从成长记忆中,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主题,这一主题关乎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期,人们对于性与婚姻观念的蜕变。而都市生活感受为鲁敏提供了创作的另一个源泉...
关键词:鲁敏 成长记忆 都市感受 逃逸 乡土乌托邦 
网络新技术时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107-110,116,共5页余荣虎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苏教师[2014]23号)系列成果之一
网络新技术时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主要有三:一、价值迷失对本课程基本价值的挑战;二、个性发展对课堂教学的挑战;三、慕课、微课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教师不应该逃避网络新技术的挑战,而应适应新时代,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网络新技术时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应对策略 教学研究 
青年作家的“在场”与“不在场”——“江苏文学新秀双月谈”陈志炜、兰童专场
《雨花》2018年第1期53-59,共7页余荣虎 汪政 方岩 李壮 徐刚 项静 李玮 李涵 
主持人:首先向大家表示歉意,陈志炜先生因个人原因未能莅临现场。方岩:陈志炜的缺席让我联想到一个话题——青年作家的"在场"与"不在场"。而"青年"在近几年的确受到了广泛关注。通常,我们会有一种历史思维惯性——总是寄希望于...
关键词:青年作家 双月 方岩 思维惯性 诗歌形式 情结 新秀 九叶派 李壮 个人原因 
日本经验与台湾经验——论台湾早期乡土小说的两种叙事(1920s-1940s)
《华文文学》2017年第4期86-93,共8页余荣虎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苏教师[2014]23号)
台湾早期乡土小说(1920s-1940s)无论是内涵,还是叙事,都有其特殊性。在内涵上,此时被广泛论辩的"乡土文学",其实,只是争辩乡土文学的语言载体问题。而在叙事上,表现为日本经验和台湾经验,以及日本经验对台湾经验的"挤压",由此决定了台...
关键词:台湾早期乡土小说 日本经验 台湾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