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胜

作品数:13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理论计算机犯罪牵连犯可罚性陷害教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江西律师》《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法学视野中亲亲相隐之原则被引量:5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余辉胜 
亲亲相隐在中国古代作为体现儒家思想、维护封建家长制的一项法律制度 ,在新中国已作为封建糟粕被摒弃。但以现代法治社会的眼光审视 ,其对社会最基本的人伦血缘关系的承认与关怀 ,无不闪耀着现代法治的理性光芒 ,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亲亲相隐 人伦血缘关系 法的价值 作证豁免特权 
罪数判断新论被引量:9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6期23-30,共8页余辉胜 
罪数形态问题是刑法理论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理论对其关注常局限于罪数判断标准 ,而忽略了对其判断要素的探讨。实际上 ,罪数判断的标准与要素两者是位于不同的逻辑层次。罪数判断的标准是罪数判断的基础 ,对罪数判定提供总的规格与准...
关键词:罪数形态 刑法理论 罪数判断标准 罪数判断要素 罪名 
走私犯罪若干疑难问题之探析——兼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意见》被引量:8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28-36,共9页甘伟宏 余辉胜 
走私犯罪的主观故意只能是直接故意,司法机关对走私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认定存疑时应允许适度的司法推定,不宜将走私犯罪中的"概括故意"与"认识对象错误"相混淆。海关工作人员受贿又放私构成牵连犯,按从一重罪从重处断。对单位与个人犯走...
关键词:非典型直接故意 对象错误 起刑点 一束行为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的可罚性探讨被引量:1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64-69,共6页余辉胜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但并非所有的侦查圈套都属于陷害教唆之情形。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但侦查圈套并不都具有可罚性。犯意诱惑型侦查圈套行为虽然有目的的正当性为支撑,但其手段的非...
关键词:陷害教唆 侦查圈套 教唆犯二重性 正当化事由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被引量: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101-105,共5页何泽宏 余辉胜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 ,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 ,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侦查圈套都具有可罚性。应根据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陷害教唆 侦查圈套 教唆犯二重性 正当化事由 可罚性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关系之重构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余辉胜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都是一种防卫行为,它们都是从防卫行为开始的,由于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法律 意义上两种不同的损害结果。它们之间不是一种转化关系,而是一种防卫异质的关系。
关键词: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 损害结果 “转化关系论” 防卫异质 刑法 
计算机犯罪亟待解决的问题之梳理——从实然与应然的角度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43-48,共6页余辉胜 孙宝民 
实然的法条总是要接受应然的理论考察。从应然角度看,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在用实然的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地界定,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 构成要件 刑法谦抑性 实然 应然 
亲亲相隐原则的法理探析及其在当代中国命运之检讨被引量: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余辉胜 
亲亲相隐在中国古代作为体现儒家思想、维护封建家长制统治的一项法律制度 ,在新中国已作为封建糟粕被摒弃。但从现代法治社会的眼光审视 ,其对社会最基本的人伦血缘关系的承认与关怀 ,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前瞻其在中国未来之命运 ,...
关键词:亲亲相隐原则 中国 儒家思想 法律制度 现代法治社会 血缘关系 刑事立法 豁免特权 法律价值 
实然与应然之间——对计算机犯罪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之梳理
《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59-62,共4页余辉胜 
面对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我们必须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寻找理论创新和立法突破。从应然角度看,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新增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 犯罪学 构成要件 刑法谦抑性 立法 
对计算机犯罪几个问题的梳理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149-154,共6页余辉胜 
从应然角度看 ,计算机犯罪概念应是一个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新增法条来惩治计算机犯罪之前 ,必须要对所谓的计算机犯罪中涌现出的新情况中的“新”予以正确的界定 ,同时还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 犯罪学 刑法 谦抑性原则 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