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芸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革命派辛亥革命前后辛亥革命文学革新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学刊》《文化学刊》《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近代女性的创伤、赋能与初醒——《南社丛刻》所见家族女性传记述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卢文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社文献集成与研究”(16ZDA183)子项目“南社文献集成与研究·《南社丛刻》与《国学丛选》影印”(201911001190007)。
南社社刊《南社丛刻》中保存大量旧式家族女性传记,有碑记、诔文、寿文和行述等多种体式,展现了清末民初知识阶层家族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深受传统女德规训,身负精神奴役的创伤,亦因女性赋能而初步觉醒,成为涵养近代社会革命与妇女解...
关键词:近代女性 《南社丛刻》 创伤 女德 女性赋能 
“古楼子”渊源考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2年第19期55-59,共5页卢文芸 
“古楼子”是唐朝出现的一种带肉馅的巨胡饼,见于北宋王谠的笔记小说集《唐语林》。“古楼子”就是现在新疆的肉馕“阔西馕”中的一个种类,可能是由灰埋馕“库买其”转变而来。“阔西”是维吾尔语“肉”的意思,“古楼子”按中古音韵与...
关键词:古楼子 胡饼  波斯语 
论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派文学的文学革新意义
《文化学刊》2014年第3期148-153,共6页卢文芸 
在辛亥革命前后产生的革命派文学,从文学革新的创新和扩散,解放文学的精神内质,提升中文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推动了文学革新,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革命派文学 文学革新 新文学运动 创新和扩散 
大好湖山行路难——论陈去病小说《莽男儿》与辛亥革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63-69,共7页卢文芸 
《莽男儿》是陈去病以王金发为原型写的一篇传记式纪实小说,塑造了王金发的悲剧英雄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种种失败症结:小农经济、士绅专权、帮会社会等。在文学形式上,《莽男儿...
关键词:陈去病 《莽男儿》 辛亥革命 王金发 小农经济 帮会 
近现代佛教变革与基督教
《文化学刊》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卢文芸 
1920年初,著名佛教居士李隐尘,在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中国办的教会大学——武昌文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作了一个演讲。作为中国佛耶对话史上的一个瞬间,折射出在经世救国的大前提下,从近代到现代整个佛教的变革史。
关键词:佛耶对话 李隐尘 佛教 
南社——新文化的前驱被引量:2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88-96,共9页卢文芸 
本文论述分析了近代文学社团南社的发展沿革、成员组成及南社研究的历史变迁,指出虽然作风传统的南社受到过新文化界的批评,但南社事实上是新文化的前驱,他们努力的成果成了新文化的基础,他们遭遇的困境作了新文化的前鉴——虽然这并非...
关键词:南社 新文化 近代文学 
“真知”的路与障——论南社的“国学之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92-96,共5页卢文芸 
晚清国学是一次思想革新,某种程度上,以重新阅读和言说完成了将传统学术从君主制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体现在南社的国学中,其表现之一就是南社对“国学之真”、“孔学之真”的强调与追求。他们将追寻国学真知,定位于自...
关键词:南社 国学之真 孔学之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