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峰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微波处理器P型易燃气体防护罩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测与仪表》《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氮掺杂p型Mg_xZn_(1-x)O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12-18,共7页姚斌 崔海峰 丛春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2003)
采用不同氮分压(RN2)的氩气和氮气混和气体溅射Mg0.18Zn0.82O合金靶材,在石英衬底上生长了MgxZn1-xO(MgZnO)合金薄膜,研究了氮分压对薄膜组分、结构和光学、电学性质.结果表明:薄膜中的Mg含量(x)随着RN2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导致其结构和...
关键词:半导体薄膜 MgxZn1-xO合金 P型掺杂 氮分压 
p型未掺杂富锌ZnO薄膜的形成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物理实验》2006年第11期3-6,17,共5页杨通 崔海峰 邢国忠 关丽秀 丛春晓 谢玉鹏 姚斌 
以高纯ZnO为靶材,氩气为溅射气体.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石英衬底上生长出纤锌矿结构的富锌ZnO薄膜.薄膜沿(002)择优取向生长,厚约为1.2μm.呈现电绝缘特性.将溅射的ZnO薄膜在10^-3Pa·510~1000K的温度范围等温退火1h,室温H...
关键词:ZNO薄膜 磁控溅射 导电性能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特性测量I-V曲线不对称性的研究被引量:3
《物理实验》2006年第7期34-38,共5页张洪志 崔海峰 姚斌 
利用气体放电双探针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的I-V曲线中的电流I相对于电压V轴交点的不对称性,并提出2种可能的解释:一认为是由于两探针表面积不同引起的;二认为是由于探针所在处等离子体电位不等引起的.本文利用仪器的工艺误差和调换放电管电...
关键词:气体放电 等离子体 双探针 放电电压 
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微波加热催化再生技术被引量:7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第2期311-315,共5页韩炜 徐鹏 龚依民 许静 崔海峰 李刚 陈岳 黄光寰 徐玉书 王魁香 吴通好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基金(批准号:20010311).
分析了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其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述了现有后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再生技术.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波加热技术与催化再生技术与原机相比,...
关键词:柴油机 尾气净化装置 微波加热 催化剂 再生 壁流式蜂窝陶瓷载体 
光磁共振实验中双量子跃迁及射频场谐波干扰被引量:8
《物理实验》2001年第3期7-9,共3页孙昕 崔海峰 彭慰先 李应龙 周晏 郑勇林 
由于射频场谐波的存在 ,致使其二次谐波的共振跃迁与双量子跃迁信号重叠 ,因此观察双量子跃迁 ,必须首先排除射频场二次谐波共振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光磁双共振实验中关于双量子跃迁产生的条件、判断和观测 ,并分析了多频率共振的原因 .
关键词:光抽运 光磁双共振 双量子跃迁 谐波 射频场 干扰 
红外-微波双共振实验装置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年第1期56-58,共3页徐玉书 王志平 崔海峰 姜殿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报导了我们研制的红外-微波双共振实验装置。用CO_2激光器的P(32)线饱和氨分子红外振-转跃迁线asQ(5,3,5)(v_2=O←→v_2=1),观察到了J=5,K=3,M=5,v_2=0微波吸收的增加。
关键词:红外 微波 共振 实验装置  
用加脉冲梯度场的NMR自旋回波法测量高分子聚合过程中的自扩散系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第5期520-521,共2页胡洊 徐玉书 许静 姜殿武 崔海峰 
通过扩散系数的测量,可以了解高分子聚合反应整个过程的机理,进而控制聚合反应的进程。但能够测量高分子聚合过程中自扩散系数变化的仪器并不多。当前,加脉冲梯度场的自旋回波法被认为是最为有效和实用的方法,此项研究围内尚未报道。
关键词:PMMA 核磁共振 自扩散系数 
脉冲核磁共振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仪被引量:2
《电测与仪表》1989年第1期40-42,共3页徐玉书 许静 崔海峰 姜殿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介绍采用脉冲核磁共振技术对油料种子的含油量进行测定的原理、方案、仪器结构、特点及为提高仪器精度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与常规的化学检测相比不但速度快(利用微机)而且不必干燥、称重,也不破坏种子。
关键词:脉冲核磁共振 油料种子 油量测定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