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晓丹

作品数:11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传资源来源披露有感惠益分享专利法保护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中国商界》《党史博采(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被引量:6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43-49,共7页师晓丹 
河北省软科学项目: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贸易安全问题(13457690D)
4只箭毒蛙被快递进境事件又一次给我国的生物安全治理敲响了警钟。新市场或者新交易路线的开发对引进物种有积极的影响,贸易额的增长增加了外来物种在当地传播和建立种群的可能性。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异域另类宠物交易有了非...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网络交易 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多样性 
美国数字商品税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6
《法学杂志》2015年第3期121-128,共8页师晓丹 
我国电子商务近两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2017年中国在全球电子商务中的份额将达到75%,成为"电子商务大国"。与此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也提上了日程,然而在目前的电子商务法大纲草案讨论稿中并没有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的具体建议。原...
关键词:数字商品分类 数字商品税收 电子商务税收 市场公平法案 
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团队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亚太教育》2015年第3期74-74,共1页贾玉洁 师晓丹 高瑞果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注个性发展提升高职学生团队意识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Z141167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通过探讨,寻求个性发展与团队意识并重的有效途径。通过普及素质拓展课程、开设专题讲座、实习实训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个性发展 团队意识 对策研究 
尚法修身 以法育人
《亚太教育》2015年第1期136-136,共1页师晓丹 贾玉洁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注个性发展提升高职学生团队意识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sz141167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对于我国法治事业的建设和对大学生本身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环境给出了法学教师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律信仰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法治 法律信仰 大学生 教师 
我国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的局限性与出路——以《名古屋议定书》为参考被引量:9
《知识产权》2014年第5期56-62,共7页师晓丹 
《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要求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在2015年之前,批准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并通过建立相关国家立法,与议定书接轨。议定书的最后文本忽略了发展中国...
关键词:遗传资源 来源披露专利 惠益分享 
浅析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救济措施被引量:1
《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6期92-92,共1页贾玉洁 师晓丹 
解决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收购领域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仅靠道德自律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相关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上市公司收购 救济措施 诚信缺失问题 道德自律 法律制度 
有感于对日诉讼之“拐点”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11期87-87,共1页师晓丹 
本文从"北京会议"入手,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日诉讼的问题,主要针对"拐点"一说法进行了讨论,并对"政治解决"之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对日诉讼 民间索赔 拐点 
浅析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软条款”
《中国经贸》2010年第8期94-94,共1页师晓丹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但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其中软条款问题便是其中典型的一种。信用证软条款危害巨大,使得贸易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处于极不平衡地位.损害了受益人的利...
关键词:信用证 软条款 欺诈 国际贸易 
有感于中国的无罪辩护
《中国商界》2009年第2期282-282,共1页师晓丹 申一村 
"无罪辩护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网上随处可见,本文从一篇帖子入手,对中国无罪辩护之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归纳了无罪辩护的技巧和策略,以资共勉.
关键词:中国 无罪辩护 总结 技巧 归纳 策略 
论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属性——评析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期359-359,共1页刘云霞 师晓丹 
新公司法总则第五条第一款,出现了旧公司法不曾涉及的新词:"社会责任"。而这个涉及多学科的词语又具备哪些法律属性呢?该条款能否直接成为具体案件的裁判依据呢?鉴于此,本文重点探求其法律属性,寻求该条款进入司法程序的路径。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 法律属性 公司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