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迅乔

作品数: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批评语篇分析语篇世界礼貌原则语境言语幽默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言文学》《上海翻译(中英文)》《外国语文》《外国语文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严译《天演论》与近代民族话语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廖迅乔 廖七一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近现代民族价值与翻译研究”(编号:18BYY024)。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引发了深刻的革命,重构了新的民族价值观念和信仰,为国人提供了全新的审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国人的行为规范。然而,进化论的译介与晚清民族话语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联,译界尚未给...
关键词:《天演论》 译介 民族话语 危机意识 民族认同 
国书与表文背后的话语权力——马戛尔尼使团国书翻译的批评话语分析被引量:4
《外国语文》2019年第2期126-132,共7页廖迅乔 
英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标志着中英正式外交的开始,而且预示了其后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对话模式。国书原文与译文对"图形—背景"关系的不同处理折射出两个话语权力之间的冲突。译文瓦解原...
关键词:马戛尔尼使团 国书翻译 冲突 话语权力 
高频名词对《人民日报》社论(1966-1971年)语篇世界的建构被引量:2
《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3期21-30,11,共11页廖迅乔 蓝纯 
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看,语篇具有塑造认识、指导实践和构建现实的作用。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政治语篇,《人民日报》社论在文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通过二元对立的名词建构了一个由政治主体、政治观念和政治事件三种基本范畴构成的政治语篇...
关键词:社论 高频名词 语篇世界 批评语篇分析 文革语篇 《人民日报》 
模因幽默——言语幽默的模因观被引量: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110-112,共3页廖迅乔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特征。模因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通过语言模因来实现幽默效果的言语被称为模因幽默。语言模因能够利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听话人完成乖讹—消解的理解过程,从而实...
关键词:模因幽默 语言模因 言语幽默 
对礼貌原则的再思考被引量:19
《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3期151-156,共6页廖迅乔 
在礼貌原则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仍停留于对该理论概念的援引、应用与验证上。礼貌是语言形式、交际者和话语语境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语用关系。本文从礼貌意愿与效果、表达形式和语境要素等方面入手,指出礼貌原则对实际礼貌现象的描述与解...
关键词:礼貌原则 礼貌意愿与效果 表达形式 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