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作品数:65被引量:45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符号学巴赫金洛特曼精神文化文本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外语研究》《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与“在”:关于海德格尔语言本体论的符号学反思被引量:1
《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2期46-58,共13页张杰 余红兵 
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从真理存在的方式切入,通过语言表征的“遮蔽”与“去蔽”的关系,力求让真理在语言的表述中“敞开”。然而,他的语言本体论依然沿着探索真理的传统路径,试图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没能让语言脱离表征危机。如果从老...
关键词:海德格尔 语言本体论 道言观 精神文化符号学 
新质生产力与外国文学研究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张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
新质生产力通常被视为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如果从“态”的维度看,新质生产力似乎与外国文学研究关系不大,最多涉及研究手段的技术等问题。然而,如果从“质”来看,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外国文学研究 返回自然 释放意义 
回归与超越:自然文本分析的重新认识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23年第3期109-118,共10页张杰 余红兵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阶段性成果。
符号学的使命究竟是揭示符号意义的感知及其表征,还是应该让意义生成回归事物本体,即返回自然,在瓦解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意义的超越?为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两方面出发:首先,结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相关思想,对新塔尔图符号学派的“自然...
关键词:符号学 塔尔图学派 自然文本 精神文化符号学 理性主义 
反向认知:自然主体论的思维范式阐释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3期43-51,146,147,共11页张杰 余红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项目编号:21AWW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及其研究中,认知活动一直被视为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乃至自然的单向度认识。其实,如果从大自然与人的反向关系来看,认知行为首先产生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人类的认知活动就无从展开。然而,自然与人之间究...
关键词:反向认知 自然主体论 精神文化符号学 老庄哲学 
“用心若镜”与意义释放——再论精神文化符号学的任务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2期52-58,共7页张杰 余红兵 
精神文化符号学以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吾丧我”为基础,尝试阐释人类的认知活动并非只是作为主体的“我”对客体的认识,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更值得关注的认知模式,即“丧我”。这种“丧我”模式并非完全排斥认知主体,而是通过对“主体间性”...
关键词:精神文化符号学 主体间性 “用心若镜” 意义释放 
基于非局部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被引量:4
《计算机科学》2022年第8期172-177,共6页孙奇 吉根林 张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343)。
针对异常事件的不确定性,文中选择使用未来帧预测的方式对视频进行异常事件检测。通过正常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不包含异常事件的未来帧,但对于包含未知事件的视频帧,模型无法进行预测,利用生成对抗网络以及表观...
关键词:视频异常事件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视频预测 非局部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文学符号学、俄罗斯文学批评理论、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关系研究问题——张杰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5-13,157,共10页萧净宇 张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
在本次访谈中,张杰教授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入阐释了文学符号学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并且具体说明了该批评方法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为文学文本的分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其次,从以巴赫金、洛特曼...
关键词:文学符号学 俄罗斯文论 东正教 俄罗斯文学 
理性的直觉:符号活动的主体性问题研究被引量: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42-148,共7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通常强调研究的客观性,排斥任何主观性的干扰,而符号学研究则不可能不考虑人的主观作用。虽然社会发展与文艺创作均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但任何规律似乎又无法摆脱人的主观性。究竟应该如何避免研究的主观性或曰主体性所造成的...
关键词:符号学 主体性 理性的直觉 老子 庄子 
“用心若镜”与意义释放---再论精神文化符号学的任务被引量:6
《江海学刊》2022年第3期241-247,共7页张杰 余红兵 
精神文化符号学以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吾丧我”为基础,尝试阐释人类的认知活动并非只是作为主体的“我”对客体的认识,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更值得关注的认知模式,即“丧我”。这种“丧我”模式并非完全排斥认知主体,而是通过对“主体间性”...
关键词:精神文化符号学 主体间性 “用心若镜” 意义释放 
反思与建构:关于精神文化符号学的几点设想被引量:9
《符号与传媒》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张杰 余红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符号学范式主要沿着科学化研究的轨迹前进,试图通过科学归纳与演绎,为人类认识世界打开了独特的窗口。然而,人类的符号活动是无法与人的主体性或曰人的精神性相分离的。这种内在的联系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是无法...
关键词:符号学 符号活动 文化 意义 体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