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娣

作品数:27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文化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中国书法》《中国文学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园林的文化元典精神被引量:4
《中国园林》2023年第9期25-30,共6页赵江华 曹林娣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清代苏州唯亭顾氏家族园林研究”(编号KYCX23_3209)资助。
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体系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士人风节三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意识、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和不尚荣禄的人格操守,彰显了中国园林独具的民族精神气质。而这些皆奠基于中...
关键词: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 文化元典 精神载体 哲学思想 价值体系 
中国书法与园林艺术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4年第3期144-151,共8页曹林娣 
汉字书法是中华乃至世界艺术瑰宝,其先虽和埃及、巴比伦文字皆以象形为宗,巴比伦楔形文字,尽作尖体,纵横撇捺,皆成三角,又一切用直线,颇难繁变。
关键词:园林艺术 中国书法 楔形文字 汉字书法 巴比伦 
春秋吴国对江南城市发展的贡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共5页曹林娣 
春秋吴国一度成为长江下游的强大国家,从城建角度可以看到江苏的中心城市南京、苏州、扬州以及常州、浙江绍兴城这几座城市的最初兴建,皆发轫于春秋吴国的历史事实,说明吴国对江南城市的发展贡献甚伟。
关键词:春秋吴国 江南城市 发展 贡献 
论苏州园林的诗境被引量:2
《艺苑》2013年第5期6-13,共8页曹林娣 
本文从先哲睿智、楚骚情怀、陶潜浪漫和诗词神韵诸方面,研寻苏州园林的诗境构成,以窥探其幽情壮采。
关键词:苏州园林 诗境构成 
略论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被引量:1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曹林娣 
本文论述了与传世的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的三个相关问题:文徵明与拙政园主人王献臣的密切关系;文徵明没有直接参与拙政园的设计;现存《拙政园图咏》虽有存疑处但依然无确凿证据说明其伪。
关键词:文徵明 《拙政园图咏》 设计 辨伪 
略论姑苏园林画境构成被引量:2
《艺苑》2012年第5期6-13,共8页曹林娣 
本文试论姑苏园林画境构成三要素:借鉴山水画"散点透视"法,构成动态连续的风景画面;采用绘画"虚白意蕴",使其举目入画;叠山、垒石以土石为皴擦,成为立体的画。
关键词:姑苏园林 画境 散点透视 留虚 皴擦 
苏州文化在日本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3-28,共6页曹林娣 沈岚 
从古日本盛传的"泰伯后裔说"、"剪发文身"的民俗、丝织品的"吴织、吴服、吴染"到日本菜肴"生鱼片"以及日本两座"后乐园"等五方面,可以看出以苏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苏州文化 古日本 泰伯后裔说 吴服 后乐园 
略论“有法无式”——中国古典园林营构法则被引量:9
《艺苑》2011年第4期22-26,共5页曹林娣 
中国园林"有法无式"的营构法则,主张"制式新番,裁除旧套",是打破艺术的单调乏味、妙造自然的艺术手段,这一优秀的艺术传统,为当今环境艺术创作提供了绝佳范例。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营构法则 有法无式 创造性 
论江南园林的审美接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61-165,共5页曹林娣 
属于"象征世界"的中国园林代表——江南园林的审美接受,有别于西方园林的景观审美,接受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期待视野"。本文主要从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审美心理和审美视阈三方面论述江南园林的审美接受。
关键词:审美接受 鉴赏力 审美心理 审美视阈 
中国园林匾额的文化美学价值被引量:6
《艺苑》2010年第2期6-13,共8页曹林娣 
中国园林匾额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但其文化美学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园林匾额固然对建筑物起标识点缀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匾额乃构园之魂、立景之意、赏景之眼,是营造园林"诗境文心"的核心。匾额古雅的悦目之形,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园林 匾额 文化价值 美学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