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作品数:6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方言别看赣方言连续体湘方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方言学报》《对外汉语研究》《中国大学教学》《长江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也论“方言文化进课堂”被引量:19
《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第2期27-35,共9页李佳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教育领域方言文化保护状况调查研究"(ZDI123-31);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从构建校园普方关系和谐共赢的全局着眼,对"方言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外延、内涵、形式和前提进行讨论,指出在坚决维护国家通用语作为学校基本教育教学用语以及保障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学校可结合本地实际,教授以方言为载体的地...
关键词:“方言文化进课堂” 校园普方关系 学校基本教育教学用语 
从湘赣方言韵尾之别看“吴楚方言连续体”的性质
《中国方言学报》2016年第1期43-59,共17页李佳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鄂西南过渡地带方言特征研究”(12CYY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YB018)
本文受端木汉语音节结构二分说的启发,认为韵尾的稳固或简约对观察'吴楚方言连续体'具有重要意义,吴湘方言韵母相似性的成因,也许能从湘赣方言的不似找到答案。赣方言的主体韵尾稳固,其西翼及湘方言区则呈现显著的简约性表现。主体赣方...
关键词:吴楚方言连续体 韵尾简约化 赣方言 湘方言 
试论历史语言学对多语种国别化语音教学的整合效用——以印欧语母语者普通话塞音发声态习得为例
《对外汉语研究》2015年第1期103-114,共12页李佳 
国家语委2013年度委托项目“中国语情动态资源库建设”(WT125-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YB018)的资助
本文受汉语音韵学对跨方言推普所具有的整合效用的启发,通过梳理印欧语系四大语族二十余种语言塞音发声态的历史演变,发现同族语言一般具有相同的音变规律,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也会产生近似的偏误类型,因此在进行国别化语音教学中,可参...
关键词:历史语言学 国别化教学 多语种整合 塞音发声态 
赣语韵母的“弇侈同韵”及其类型学解释
《语言研究》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李佳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教育领域方言文化保护状况调查研究"(ZDI125-31);国家社科青年项目"鄂西南过渡地带方言特征研究"(12CYY006)
历史音韵上的"弇侈同韵"以及共时音韵上的内元音缺失,是赣语韵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时间深度至迟在宋代江西方言已有反映。赣语偏离于古今通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系统的缺失。典型赣语属于类型学上最为常见的5∶0型,其韵母系统仅有外元音...
关键词:赣语 弇侈同韵 元音格局 内元音 外元音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现代汉语语音学”教学改革刍议被引量:3
《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7期67-70,共4页李佳 
"现代汉语语音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现有教材、教法却无法完全满足该专业的实际需求。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剖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音学知识的授课途径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教学理念上眼光向外,以...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现代汉语语音学 教学改革 汉外对比 
试论方言进入基础教育之利弊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12年第3期109-116,共8页李佳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10JZD0043)成果之一
方言进入基础教育是当前我国语言生活中的新生事物。论文首先从成因、做法、现状三方面,对闽南、闽东、苏南三地方言进入基础教育的状况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从海峡两岸交流、新老市民和谐、普方关系互动三个角度析其利,从地位规...
关键词:基础教育 方言教育 闽方言 吴方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