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作品数:20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象似性《雨中的猫》感知还原温度大学英语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外语教学》《齐鲁师范学院学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学理论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圣俗之间的通途——解读约翰·希克《信仰的彩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9-99,共11页李瑾 
约翰·希克是一位宗教多元论者。在《信仰的彩虹》中,希克集中表达了其宗教多元论思想。他认为,世界各大宗教均是人类对同一终极实在的回应,不过,由于受人类本身各自特点、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故而在对终极实在的回应形式...
关键词:差异性 宗教多元论 《信仰的彩虹》 
论罗兰·巴特的叙事结构观——以《雨中的猫》的文本解析为例
《文学理论前沿》2016年第1期165-190,共26页李瑾 
罗兰·巴特直接论述叙事理论的作品主要包括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和分析叙事符码的专著《S/Z》。前者可以解释文本中心意义的形成,后者则指向文本意义的多元性。据此旨趣可以假定巴特前期持结构主义观点,后期持解构观。巴特...
关键词:符号 叙事结构 功能级 行动级 叙述级 《雨中的猫》 
疏离与挫败——认知语境下对《雨中的猫》的指称解读被引量:1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11-116,共6页李瑾 
山东财经大学课题"基于符号认知视角的大学英语语法形式教学与研究"(编号:jy201240)的研究成果
海明威的《雨中的猫》以有限的言语形式营造了无限的意义空间,文本渲染了一个美国女子的情感世界,没有冗言赘语和主观评述,但却处处流露着一种情感无所归依的疏离感和期待的挫败感。在认知语境下对《雨中的猫》的指称进行解读,会发现其...
关键词:雨中的猫 指称 认知语境 疏离与挫败 
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看跨文化研究被引量:5
《齐鲁学刊》2013年第6期102-106,共5页李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族裔性与文学性的融合: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研究"(11YJA752012)
传统跨文化研究方法因其二元论的简单极性而受到质疑。文化涉及到各种符号之间的关系,跨文化研究就是研究不同文化符号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跨文化研究需要一个立体的互动视域。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从自我出发,关注他者,试图揭示语...
关键词:符号 互动论 对话 自我 他者 跨文化研究 
从先锋文学看元小说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发展和流变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7期72-75,78,共4页李琳 李瑾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元小说在西方尤其是美国,获得长足发展,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小说形态,元小说批评也随之兴盛。八十年代之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元小说在中国也悄然出现。以马原、格非、余华等为代表的...
关键词:中国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 先锋派 
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中的感知论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李瑾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包括皮尔士意义理论、皮尔士科学哲学和皮尔士范畴理论及其符号学理论。通过对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不同层面的考察发现,感知贯穿于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始终,是建构皮尔士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感知 皮尔士 实用主义 
《雨中的猫》的符号学解读——厄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猫和女性被引量:22
《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44-49,共6页李瑾 李琳 
海明威作品中充斥着"硬汉"形象,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本文对其短篇小说《雨中的猫》里"猫"这一符号进行解读,认为海明威笔下的"猫"是男权社会里女性的象征:它既是没有归属的漂泊者,又是渴望理解的社会零余人和无...
关键词:厄内斯特·海明威 《雨中的猫》 符号 女性 
语言:感知与思维的产物——从《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看洪堡特语言观的形成被引量: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43-147,共5页李瑾 
洪堡特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种语言观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是以感知为立足点来审视和梳理语言现象的结果。感知和思维是洪堡特语言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从洪堡特语言观可以看出,构成语言整体的各个层面即语音、语...
关键词:洪堡特 感知 思维 语言观 
数量象似性与诗歌语篇被引量: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82-86,共5页李瑾 
诗歌语篇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大量使用重复手段,包括语音重复、词汇重复、结构重复和篇章重复。其次,大量使用各种形式的比喻。重复和比喻的运用是为了用更多的语言符号形式承载更多的语义内容,即语言符号形式与内容之间具有数量象...
关键词:诗歌语篇 重复 比喻 象似性 
感知——解读皮尔士符号理论的关键被引量:5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3-86,共4页李瑾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存在本身、符号表征、意义指示等来概括,连接这三个核心概念的枢纽是感知,这是解读皮尔士符号思想的关键。这从皮尔士符号思想的来源、形成(对符号的界定、符号分类方法、符...
关键词:感知 皮尔士符号理论 关键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