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

作品数:14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图像活性组份蚊虫叮咬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文化论坛》《广西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旅游场域中民族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景观化”研究——以程阳八寨侗族百家宴为例被引量:2
《民族学刊》2021年第12期115-122,136,共9页杨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居村落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实践研究”(20AMZ011)阶段性成果。
民间饮食习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当前民族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批以各民族民间的集体聚会、餐饮习俗为素材,集餐饮互动、歌舞表演、仪式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了极具市场号召力和经济生产力的旅游景观。程阳八寨...
关键词:民族饮食习俗 景观化 旅游场域 百家宴 
民族艺术的现代探索:《格萨尔》唐卡的图像变迁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陈美珍 杨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53)。
《格萨尔》唐卡是藏族唐卡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被称为仲唐。伴随着《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流传,传统《格萨尔》唐卡经历了说唱现场悬挂到寺庙佛堂供奉的功能变迁,成为具有神圣性的宗教供奉品,在图像上表现为图式化的象征符号。20世纪8...
关键词:《格萨尔》唐卡 功能变迁 图像变革 现代探索 
行走在田野中的砥砺前行者——回忆我的父亲杨嘉铭先生
《中国西藏》2020年第2期60-65,共6页杨艺(文/图) 
2019年的冬季似乎是最漫长的一个冬季。一方面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面暴发,让我时时关注时事、小心翼翼;另一方面,父亲在与病魔斗争了整整一年后仍然没能在团圆之日吃上一口团圆饭,他撒手而去,奔向了属于他的天国。父亲在查出...
关键词:撒手而去 团圆 免疫力 父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关于“格萨(斯)尔”图像的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50-60,共11页杨嘉铭 杨环 杨艺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图像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7ZDA160)的阶段性成果.
享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在我国形成已逾千年,作为《格萨(斯)尔》的派生性艺术"格萨(斯)尔"图像,虽然其产生时间大致与《格萨(斯)尔》史诗同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展态势良好,并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系统。但是国...
关键词:格萨(斯)尔 图像 调查研究 
“唧唧复唧唧”辨义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58-62,共5页杨艺 
对于《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的释义历来有三种:即机杼声、叹息声和虫鸣声。本文在各位学者过去大量的研究成果之上,从"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文学评论等诸多视角全方位去重新论证诠释"唧唧",得出其作虫鸣声的释义...
关键词:《木兰诗》 唧唧 释义 
论萨丕尔的语言观——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解读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杨艺 
萨丕尔作为美国人类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奠基人、描写语言学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语言学研究体系中,必然会以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多角度研究思维方式来重新解构对于人类语言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的认知。本文从语言的性质、语...
关键词:萨丕尔 语言性质 语言类型 语言演变 文化语言观 
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与开发——以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为例被引量:7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224-227,共4页杨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文化产业视角下西南民族织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创新机制研究"(12ZYXS07);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广西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展演及效应研究"(MZLY10)
文化空间保护是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将其置于稻作农业生产生活整体生境背景中,动态性考察该空间系统的发展、变迁、互动以及文化再生产现状。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着表...
关键词:文化空间 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保护 旅游开发 蚂文化 
唐以来嘉绒藏族刺绣技艺的发展被引量:8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9期105-109,共5页杨艺 
"四川藏羌彝文化资源调查"阶段性成果之一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织绣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是先有纺织,才有缝纫,尔后才出现刺绣。嘉绒藏族利用其自身所处民族文化走廊这一特殊人文生态环境,因地制宜,不断学习和吸纳我国内地汉族地区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刺绣技艺,书写...
关键词:嘉绒藏族 刺绣 
浅析贺觉非之《西康纪事诗本事注》被引量: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1-78,共8页杨艺 
贺觉非所撰《西康纪事诗本事注》,秉承清代绝句组诗加本事注以纪事的方式写史记事,多角度、多层面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西康藏区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情况,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文拟就此书内容进行全面...
关键词:贺觉非 西康纪事诗本事注 题材 价值 
当代条件下德格印经院保护要略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50-56,共7页杨嘉铭 杨艺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院的实际,...
关键词:德格印经院 文化遗产 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