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崎峰

作品数:18被引量: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主体性德育高等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起重运输机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对青年的统战宣传工作及经验启示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4-32,共9页梁雨欣 王崎峰 
抗战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青年力量,《中国青年》高举爱国旗帜,揭露投降妥协言论;吹响团结号角,鼓励青年投身革命;着眼青年特点,多维增进青年认同,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史为鉴,加强对青年的统战宣传工...
关键词:抗战时期 青年 统战宣传工作 《中国青年》 团结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思理路被引量:4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詹鹏 王崎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17524500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创新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引领大学生精神发展的教育实践概析被引量: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9期79-81,共3页王崎峰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V1106)"大学生成才教育内涵与实践体系研究--基于精神成长的视阈"的阶段性成果
人是特定的精神性存在。教育塑造人的精神,引领人的精神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引领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大学生品性美德的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情趣雅韵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求知...
关键词:精神发展 改革开放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大学生精神生活提升路径论析--以校园环境的精神价值为视角被引量:2
《高校辅导员》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王崎峰 李潮欣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精神生活建构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z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提升离不开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其实质是通过丰富校园环境的精神价值,引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校园环境精神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精神生活提升,需要建设体现积极人生态度的校园心理环境、体现健康新型生活方式的...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生活 校园环境 精神价值 
论高校教育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内化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6年第6期39-41,共3页王崎峰 
作者主持的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精神生活建构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z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的使命在于促使人的完成,本质上是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过程最终体现为人类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高校开展的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教育活动,都应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内化其中。实现高校教育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内化,重点是要在...
关键词:高校教育活动 求真 向善 达美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策略探究被引量:9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83-886,共4页李春梅 王崎峰 
新媒体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学习生活方式。因此,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新媒体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就成了当今高校辅导员必备的基本功。基于新媒体和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新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被引量:23
《高校辅导员》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张璐 王崎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一项重要的职业能力。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新传播视角,转变信息思路。高校应结合媒介特点、学生特点、学校及社会特点,做好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自媒体 高校辅导员 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的内涵:存在方式·实践活动·价值体认被引量:9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664-669,共6页王崎峰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131456002);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研究课题(1415B02)
基于古今中外先哲和学者们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解,以"存在方式"、"实践活动"、"价值体认"来表述精神生活的内涵,指出"精神生活"作为人之为人的一种特定"存在方式",在精神层面表征和确证人的存在,是一个属人的世界;作为面向人的精神世界的一...
关键词:精神生活 存在方式 实践活动 价值体认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被引量:11
《求索》2009年第6期88-90,共3页王崎峰 王威孚 
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给现代环境伦理学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表现为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维度的思考,对于在社...
关键词:天人合一 环境伦理学 和谐 道德关怀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10期6-7,共2页王崎峰 
一、主体性德育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洼、创造性、自主性。因此,主体性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模式 尊重学生 思想品德形成 人的主体性 实践活动 综合素质 特殊属性 德育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