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欲晓

作品数:39被引量:1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牟宗三中国哲学儒教身份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宗教研究》《哲学研究》《宗教学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支愍度与“心无”义新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70-79,158,159,共12页白欲晓 
“心无”作为魏晋解空的重要一义,为现代佛学研究所关注。依据《世说新语》肯定支愍度创立“心无”义,仍存在疑问。《世说新语》以“伧人”称谓南渡北人且以“谋食”描述愍度南渡,提供了心无义产生、流布的地域信息。南朝佛教的僧史、...
关键词:支愍度 伧人 心无说 新旧义 思想交涉 
“玄学”名义再考--兼及“玄学”在哲学语境中的形态问题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白欲晓 
“玄学”之名最初出现于南朝,随着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发展演出新义。“玄学”一开始为南朝官私之学的名称,其设立与宋文帝“留心艺术”相关,重《易》之占筮与神道设教,不排除有佛道二教的内容。国子学的“玄学”立有王弼《易》,但无文...
关键词:玄学 魏晋玄学 名义考辨 哲学形态 
修己与治人:戴震理欲观新解被引量:2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67-172,共6页肖芬芳 白欲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研究”(11BZJ038)。
关于戴震的"理欲观",传统研究已经从学术批判与政治批判、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情感主义与智识主义这三个维度展开了丰富而具体的分析,但其中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疑难问题。而通过戴震思想所蕴含的修己与治人的维度,可以重新审视...
关键词:戴震 理欲观 修己治人 社会公共性 庸德 近代意识 
寻绎儒学现代开展的一条流脉——以贺麟纪念唐君毅文为线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9-126,158,共9页白欲晓 
1980年代贺麟曾撰写《唐君毅先生早期哲学思想》文纪念唐君毅,并借早年发表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说明1940年代自己的儒学思想与唐君毅在方向上有相同之处。本文由这篇纪念文章尝试回溯儒学现代开展的一条具体脉络。在有着相继相承关...
关键词:贺麟 唐君毅 新儒学 《学衡》 《思想与时代》 
钱穆、缪钺战国秦汉间“新儒”说述论
《孔子研究》2017年第5期51-58,共8页白欲晓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1BZJ038)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40年代,钱穆与缪钺就战国秦汉之际的"新儒"展开讨论商榷。钱穆揭橥"新儒"之说,并从宇宙论方面揭示其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缪钺通过思想史的考察,强调阴阳家对"新儒"及秦汉思想的作用。钱穆和缪钺"新儒"说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也存...
关键词:钱穆 缪钺 战国秦汉间新儒 说儒 
论牟宗三的“哲学世界”——兼论相关研究的“跨界”问题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6-22,共7页白欲晓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ZJ038)
对牟宗三的"哲学世界"加以整体观照,是认识和把握牟宗三哲学思想的基础。牟宗三"哲学世界"有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祈向,而深入"哲学宇宙"进行的哲学的探索和创造,则是牟宗三"哲学世界"的核心问题。牟宗三"哲学世界"的复杂性,使得任何...
关键词:牟宗三 哲学世界 实践的智慧学 方法论 
新儒学思潮众脉齐流,涵养文化自信
《人民论坛》2017年第3期134-135,共2页白欲晓 
2016年的新儒学思潮不仅从历史底蕴、儒学的价值、使命与实现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探索,还继续着他们深耕基层社会的实践努力,对儒学的普及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反思。此外,2016年度两岸儒学界之间亦有着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他们...
关键词:新儒学 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 
人类心灵的“哲学”互镜与对话——评许苏民著《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
《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12期105-110,共6页白欲晓 
何谓哲学?从古希腊“爱智慧”的指认和中国“智,哲也”的字义训释,似乎可以寻找出中西传统关于“智慧”探求的相通性。不过,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界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证明,以及不断出现的“中国哲学非哲学”“哲学是说希腊语...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 “中国哲学” 研究史 历史进程 对话 心灵 人类 欧洲中心主义 
徐中舒“殷儒”考释补说被引量:3
《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108-116,共9页白欲晓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1BZJ038)的阶段性成果
上世纪70至80年代,徐中舒先生通过甲骨文字及卜辞的考释,对"儒"在殷商时期的存在展开了实证性说明和宗教学研究。该项工作在文字考释方面引发了诸多质疑,在关于"殷儒"的宗教身份和组织特征的判断方面也留下疑问。本文考察了徐中舒相关...
关键词:徐中舒 殷儒 身份 组织 
“神道设教”与“神道助教”——儒家“神道”观发微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20-125,共6页白欲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教的传统形态与现代转型研究"(11BZJ038)
《易传》"神道设教"的观念,在儒学发展中经不断诠释,其"神道"获得了自然义与德性义的肯定。汉以后的儒者尚有"神道助教"的说法,其所谓"神道"指信仰和祭祀的"神灵"。在儒家的政教实践中,关于"神道"的理解常采取政治实用主义立场,存在"道...
关键词:神道  《周易》 儒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