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华

作品数:59被引量:1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初盛唐唐代礼乐礼乐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唐都学刊》《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录与呈现——唐代儿童题材诗歌的文化内涵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第1期115-126,共12页赵小华 
对儿童的描写和刻画是唐诗的重要题材之一。唐代儿童题材的诗歌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和形态各异的儿童形象,却又在不自觉中以一派天真的书写让儿童于诗中自我呈现。诗人关注并观察儿童,以诗歌记录儿童的同时也呈现了自我对人生、岁...
关键词:儿童 记录 呈现 文化内涵 
庄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平实性——曹础基先生之贡献发微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7年第3期37-42,共6页邓国坤 赵小华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庄子》注的作者,曹础基在庄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庄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庄子浅注》订正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庄子》原文的错漏,提供此原文非常完善的版本;还在不少地方修正历史最权威的...
关键词:曹础基 庄学 《庄子浅注》 《庄子浅论》 
庄子朴论探析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6年第7期48-53,共6页赵小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性论通史"(编号15ZDB004)的阶段性成果
朴是庄子哲学研究中比较受忽视的一个概念。庄子在多处围绕着朴展开言说,内涵深刻,层次丰富:在本体论上,庄子强调宇宙万物之原始本初的真,以朴真来观物得道;在人性论上,庄子关注人性之纯朴本然的善,以朴善来探究人性,体现出与儒家人性...
关键词: 性朴 人性 庄学 
初盛唐女性参政之文化影响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6-32,共7页赵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51130)
为研究初盛唐女性参与政治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初盛唐主要女性参政事件。研究认为长孙皇后以身份之尊影响朝政,对太宗朝谏诤风气的形成功莫大焉;武则天倡扬科举取士制度,影响了社会阶层之升降、变更和流通;上官婉儿...
关键词:女性 参政 文化影响 谏诤 科举取士 
公共性:唐代女性诗歌的别样视角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45-150,共6页赵小华 
中国文学批评史对女性诗歌的评价历来不高。究其原因,许多评论忽视了女性诗歌突破私人视角、记录社会变化、书写公共事件、进入公共生活的努力。唐代女性诗歌除了表达自我情感、记录生命历程的私人视角外,也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对唐代女...
关键词:女性诗歌 唐代 公共性 
女性生存困境与诗歌风格之形成——以薛涛其诗其人为例被引量: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197-205,255,共9页赵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C751130)
薛涛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进一步推进薛涛其诗其人的研究,是当代学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性别角度入手,关注生理性别所决定的女性诗人身份,探讨薛涛诗歌的性别因素可以发现,身为女子,薛涛诗歌与性别的相关性至少可以从由生理...
关键词:薛涛 性别 十离诗 无雌声 本色 诗歌风格 
图像:饶宗颐文化史研究的灵动因素被引量: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100-107,共8页赵小华 
饶宗颐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关注图像、注重从图像入手另辟蹊径、以图像和文本互相诠释、注重图像的独特作用,正反映出先生治学,以宏观的文化史研究为方法,不局限于学科和材料的限制,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和不断求新的境界。
关键词:饶宗颐 图像 互文 合法性 
父亲的记录:唐诗中的儿童书写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85-90,共6页赵小华 
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性别诗学:唐诗宋词研究的新视野"(10YJC751130)
唐代诗人关爱儿童、欣赏儿童,在唐诗中书写了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描述了充满童趣的儿童生活,创造了迥异多姿的儿童形象。从父亲的记录和描写角度来看,唐诗中的儿童书写主要表现为诗人在面对一个源于自我却又独立于自我的新生命个体时,...
关键词:唐诗 儿童书写 性别 白居易 杜甫 
志铭分撰:唐代墓志文学研究之新视角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3期181-187,共7页赵小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性别诗学:唐诗宋词研究的新视野"(10YJC751130)
唐代墓志拥有史料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属性,对唐代墓志的文学研究应该加强。从撰写者视角来研究唐代墓志,可以发现志文和铭文由不同作者分撰的特殊现象。从实际功用来看,志铭分撰凸显了时人对铭之功用的看重;从文体分野来看,志铭分撰凸显...
关键词:唐代墓志 志铭分撰 功用 文体 
史、诗中的唐代孝亲观念:以两《唐书·孝友传》与唐代孝亲诗为中心的解读
《唐史论丛》2014年第2期200-220,共21页赵小华 
孝,是用于规范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伦理范畴,其作为儒家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社会获得了空前发展。唐统治者普及《孝经》,旌表孝行,奉行尊老国策,以孝举人选官以及制订严密的法律条文,对各种不孝犯罪行为予以惩处遏制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孝友传 孝亲 《孝经》 唐书 唐代社会 儒家文化 以孝 孝悌力田 扬名显亲 《唐律疏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