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亮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冥婚唐代渊源风俗唐代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宜春学院学报》《宗教学研究》《攀枝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云冈石窟之曹洞宗源流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44-50,共7页邓星亮 尹刚 
朱明时期,曹洞宗之贾菩萨一派长期驻锡云冈石窟寺。本文对云冈石窟寺之贾菩萨宗的传入时间、第一代祖师明公和尚的身份以及其法脉传衍情况进行分析考辨,期待拓宽云冈石窟佛教史的研究视角,进而丰富中国禅宗史的研究。
关键词:云冈石窟 曹洞宗 贾菩萨宗 源流 
“八不净”与大乘戒律
《宜春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8,共8页邓星亮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佛教石窟刻经研究>(编号:15BZJ020)阶段性成果
从"八不净"戒法的出处、内容和制立缘由入手,将大乘佛教的持戒态度与"八不净"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八不净"在《大般涅槃经》中或大乘涅槃系运动期间的特征,反映其在大乘戒律中的实际地位以及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期望有益于大乘佛教的戒律研究。
关键词:八不净 大般涅槃经 大乘戒律 
大同观音堂壁画被引量: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39-48,共10页邓星亮 尹刚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社会史视野中的云冈研究"(2014338)
大同观音堂为雁北地区著名的观音信仰胜地,其观音殿中保留有清代壁画约70平方米。本文对观音堂画的内容、制作年代和价值进行分析,力图揭示观音堂观音信仰背后的文化内涵,彰显观音堂壁画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关键词:观音堂 壁画 内容 年代 价值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被引量: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6-42,共7页邓星亮 华海燕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走向民间世俗的云冈文化研究"(2014339)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具有数量众多、形制齐全和内涵丰富的鲜明特色。通过分析交脚造像的渊源、云冈交脚造像类型和交脚造像的文化内涵,辨明学界中有关交脚造像身份的观点和看法,进而丰富中国石窟造像中"云冈模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云冈石窟 交脚造像 渊源 类型 内涵 
安岳佚经《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经》之真伪考论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邓星亮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佛教文献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JD750022
文章对现存《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经》进行整理,通过其自身面貌、经题名称、结构体例和文句承袭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佛教关于佛经真伪判别的传统意义上,认为该经为一部汉人撰写的伪经。同时,鉴于该经丰厚的历史内涵,分析了其文献史料价值。
关键词: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经佚经真伪分别价值 
印度佛教之妇女“三从”观念及其由来
《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160-165,共6页邓星亮 
印度佛教产生前,吠陀教占据社会的主流思想地位。它的一些典籍透露了当时的社会妇德观念,这种观念在传递过程中对佛教的妇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佛陀吸收前者的文化传统,形成佛教的妇德观念。随着佛教的发展,它的妇德观念因为满足社会...
关键词:吠陀教 印度佛教 妇德 
《蜀中广记》引《太平寰宇记》考辨被引量:1
《求索》2012年第2期239-241,共3页邓星亮 王斌 
明人曹学佺在四川为官期间,留心志乘,周览名胜,杂引众书而成之《蜀中广记》,乃研究巴蜀文化之重要典籍。曹氏取材广泛,却并不照搬原文,其据所见正引文之误、据所思疑引文之谬,在全书中屡有精彩呈现。《太平寰宇记》作为曹氏征引较多的...
关键词:《蜀中广记》 《太平寰宇记》 文献考辨 
唐代冥婚略考被引量: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53-58,共6页邓星亮 
冥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它历史悠久,历代俱有记载,而以唐代为甚。本文从唐代社会中的冥婚现象和文学作品中所见的唐代冥婚现象着手,尝试分析唐代冥婚风俗风行的社会原因,重现唐代冥婚的操办仪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完成对唐代冥...
关键词:唐代社会 唐代文学 风俗 冥婚仪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