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德

作品数:88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志伟刘玮武建雄刘毓庆林中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结合汉史探析《毛诗序》秉“后妃之说”解诗之目的
《今古文创》2025年第2期40-43,50,共5页张守航 
结合汉代社会现实,参稽相关史书典籍,可以发现《毛诗序》之所以秉持“后妃之说”,通过牵涉文王妃、诸侯夫人等史实进行诗意阐释,是为了对汉代统治阶级的行为予以规范,具体表现可分为三点:一是从成婚时间、婚姻礼道以及“正妻”地位的强...
关键词:《毛诗序》 后妃说 婚姻 妇德 
“以文史代织纴”:清代闺阁书写与儒家妇德规范新诠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160-168,共9页吴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54)。
清代女性诗文集围绕闺阁书写与妇德关系的讨论,推动了才女文化在儒家妇德规范中的阐释。晚明而下才女文化兴盛,因而在德言容功的传统妇德要求中出现了“以文史代织纴”的倾向。这一女性观念的变化也成为清代闺阁诗文集序跋的首要议题。...
关键词:清代 闺阁 林下风 儒家 妇德规范 “以文史代织纴” 
丹青失语:妇德母教之下的山东明清女性画家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冯保荣 
山东省高校青创引育团队“运河区域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团队”资助。
山东古代绘画史可谓是一个女性绘画缺席的历史。明清时期史书典籍中女性画家虽人数有所增加,但相对于男性来说,实属寥寥。绘画史论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对于女性形象的漠视和无视,导致了学术研究中女性知识与女性话语的缺失。这...
关键词:妇德母教 女性画家 艺术评价 
富辰论妇德
《读书》2022年第6期22-22,共1页傅刚 
僖公二十四年传:“夏,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曰:“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启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富辰言“女德无极,妇怨无终”,“德”字当释为品性,《礼记·乐记》...
关键词:《礼记·大学》 妇德 《礼记·乐记》 女德 德性 富辰 无极 之本 
东晋南朝时期儒佛妇德观的冲突与融合——以《比丘尼传》为中心
《殷都学刊》2022年第2期54-60,共7页白春霞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古妇女文化研究”(19FZSB047)的阶段性成果。
东晋时期,中国女性开始受戒出家为尼。出家为尼女性的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和职责弱化甚至消失,由此引发了儒家妇德观与佛教在孝亲观、性别规范及女性角色期待等方面的激烈冲突,其主要表现是,部分女性出家时遭到家人强烈反对。佛教从...
关键词:东晋南朝 佛教 儒家妇德观 《比丘尼传》 
《浮生六记》中的才德观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4期168-170,共3页袁曼书 
《浮生六记》是描写盛清江南日常生活的一部自传作品。作者沈复用温情的笔调与深情的追忆刻画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才女形象。本文试图从沈复对其妻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感叹中探析其对女子才、德的看法,并从中窥见盛清时代的才女文化...
关键词:《浮生六记》 妇德 才女 沈复 
俞樾女性传记“礼”之辨及其女性观的通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68-176,共9页朱君毅 谷秀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清代家集中的女性传记与家族文化记忆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9XJCZH008)。
清代传记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为女性创作的传记也随之剧增。俞樾在其女性传记文中,讨论了礼、义、情、文的内在关系以及妇德问题。在涉及与妇女相关的“礼”的问题时,极力阐扬“动合礼法”和有“大节大义”的楷模...
关键词:俞樾 女性传记 女性观 妇德  通变 
唐朝理想女性映射下的女子教育内容
《文教资料》2021年第19期44-45,55,共3页杨子敬 
唐朝的社会风俗融合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特点,奔放开明,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女子教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出现了很多女教读本。教育内容受教育目的制约,唐朝对理想女性的要求主观影响女子受教育的内容。唐朝的理想女性是能诗善文、精通音律...
关键词:理想女性 女子教育 妇德 
试论古代朝中女子女德二重性问题——朝鲜朝金浩然斋与明朝刘淑寓志诗比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3期89-92,共4页黄茗伊 
东亚封建时期女性的美德主要为儒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朝鲜朝中后期两班贵族女性的金浩然斋造诣和同样出身于明末清初“将门之女”的刘淑,她们二人的“女德”除了作为内人的对家庭事务的打理,还有走进厅堂作为“外人”对国事...
关键词:女德 “妇德之娴” “忧国之思” 寓志诗 自我认同 
从庐隐“问题小说”审视“五四”时期传统女德的现代转化被引量:1
《科学.经济.社会》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尼莎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全球视野下儒家女性观的现代性转化——以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作为样本的分析”(20XNH141)。
作为跃入现代的重要标志,女性解放成为"五四"时期的主流语境,女性作家群的出现更显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男性书写的独立人格与自主意识。作为"五四"女性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庐隐创作的"问题小说"在探讨女性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反映出新旧交替...
关键词:庐隐 “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 妇女问题 妇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