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

作品数:19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访谈录贝娄女性主义哲学追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生如旅,何须匆忙”:人文主义、多元主义与犹太想象
《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5期1-17,共17页郑丽 丹尼尔·施瓦茨 
“City and Women:Heterotopia of Jewish American Fiction”sponsored by Beiji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18WXB009);“Memory and Narratives of Time and Space:Life Writings of Female Jewish American Writers”sponsor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YWF-19-BJ-W-78)。
丹尼尔·施瓦茨是康乃尔大学弗雷德里克·惠顿英文教授,被公认为一名教学名师、极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丰硕的著述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约瑟夫·康拉德、詹姆斯·乔伊斯和华莱士·史蒂文斯到批评理论、大屠杀和...
关键词:施瓦茨 人文主义 多元主义 犹太文化和文学 阅读哲学 现代文学与艺术 命运共同体 
何处是家园?--飞散理论视域下的《手风琴罪案》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108-119,160,共13页郑丽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城市与女性:美国犹太小说的异托邦”(18WXB0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项目“多元智能理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文科’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的新思路”(JG202112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时空记忆与叙事:美国犹太女作家的生命书写”(YWF-21-BJ-W-235)。
《手风琴罪案》是美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安妮·普鲁的一部力作,但至今国内还未有任何相关评论。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飞散理论探讨了作品中的主人公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下的身份困惑及其对精神家园坚持不渝的探索与追寻。他们悲惨的命运和...
关键词:飞散理论 精神家园 文化冲突 
翻译教学与美学意识的培养:以文学翻译为例
《山海经》2021年第22期0027-0027,共1页郑丽 
美学是研究人对美的感受的一门学科,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翻译教学和实践离不开美学,因此...
关键词:翻译 美学意识 文学翻译 
跨越边界:卡洛尔·波伊斯·戴维斯访谈录(英文)
《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6期1-15,共15页郑丽 卡洛尔·波伊斯·戴维斯 
“A Study of Female Jewish American Writers”(14BWW061)sponsored by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City and Women:Heterotopia of Jewish American Fiction”(Beiji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18WXB009);“Memory and Narratives of Time and Space:Life Writings of Female Jewish American Writers”(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YWF-19--BJ-W-78)~~
卡洛尔·波伊斯·戴维斯是美国康纳尔大学英语和非洲文学研究教授,因其作为学者、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于2017年荣获纽约州非洲研究协会颁发的杰出非洲研究者奖与弗朗茨·法农终身成就奖。用加勒比哲学协会主席尼尔·...
关键词:卡洛尔·波伊斯·戴维斯 流散 非洲女性主义 迁移主体 跨越边界 世界主义 
黑屋
《译林》2016年第2期1-1,1,共1页彼得·梅 郑丽 
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西海岸外的路易斯岛。那早风景如画,但气候恶劣;世风纯朴,但民生多艰。8月的一个周六夜晚,内斯港的一个舢板棚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外号“天使”的安格斯·麦克里奇被人勒死后吊在屋梁上剖腹。
关键词:西海岸 苏格兰 谋杀案 
善恶之网的挣扎: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的美德伦理研究被引量:5
《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3期120-131,共12页郑丽 
本文运用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最后一部小说《烦恼的冬天》进行全新的解读,指出主人公伊桑因为受到社会环境所奉行的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善良本性的第一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个人向善能力的发展和实...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 《烦恼的冬天》 美德伦理 第一潜能 第二潜能 
文学是生命最美的形态——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访谈录被引量:8
《外国文学》2014年第2期150-155,共6页郑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204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3WYC040)
这篇对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教授的访谈,除了讨论对西方经典的重新认识外,还涉及到以往访谈或评论很少提及的话题,如对其新作《影响的剖析》和《巨石的阴影》的介绍、犹太喀巴拉神秘主义与诗歌、宗教与文学的微妙关系等等,布鲁...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 访谈 经典 影响 喀巴拉神秘主义 宗教与文学 
乔纳森·卡勒访谈录(英文)
《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1-6,共6页郑丽 
郑丽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犹太女性文化身份的自我书写与重构: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项目批号:13YJC75204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规划项目"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项目批号:13WYC040】的阶段性成果
乔纳森·卡勒博士是康奈尔大学文学教授,先后荣任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1999-2001)、美国符号学会会长(1987-1988)等学术要职,并担任《新文学史》、《今日诗学》、《美国符号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卡勒教授在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
关键词:乔纳森·卡勒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文化和文学研究 经典 
索尔·贝娄《受害者》中的希伯来哲学与宗教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1期14-22,共9页郑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WF-10-06-01]
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早期小说《受害者》体现出浓郁的犹太文化,但目前国内却鲜有评论。本文通过善恶本质的探讨、犹太文化恶灵,以及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哈西德哲学来分析《受害者》中体现出的希伯来哲学和宗...
关键词:《受害者》 希伯来宗教 兄弟情谊 恶灵 哈西德哲学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被引量: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88-92,共5页郑丽 
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01JA750.47-990)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通过运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喻"来解析弥漫于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可以看出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反映了对真理的渴求与现实的矛盾、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的...
关键词:《百年孤独》 洞穴喻 孤独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