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华

作品数:43被引量:76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地缘战略空港一带一路地缘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地理研究》《金融发展研究》《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航空可达性与城市的国际人才集聚——基于结构模型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马亚华 陈羽商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YJA790054)阶段性成果。
航空枢纽城市因市场响应能力而吸引交易和生产活动,从而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地。文章通过建立链式中介效应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方法检验了中国36个大中城市的航空易达性对国际人才流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航空运输对城市国际人才流入有稳定...
关键词:航空可达性 城市区位 国际人才 结构方程模型 
相统一的课程思政顶层逻辑和底层逻辑:一个“4421”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1期149-153,共5页孙泽生 马亚华 郝亮 
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资助项目“‘4421’教学法在通识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索”(304-AC9103-22-368071082);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经济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2FJLA003)
高等教育公共产品供给要求育人育才之顶层逻辑和学生视角关己爱学有用之底层逻辑的统一。基于经济学科扎根于历史、制度和丰富动态实践土壤中的特点,可通过思政元素“4引入”来发挥经济学课程教学对顶层逻辑和底层逻辑的联结和黏合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 顶层逻辑 底层逻辑 经济学 
以“大思政”涵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被引量:5
《中国大学教学》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刘江会 马亚华 郝亮 
本文围绕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从强化思政师资保障、拓展思政概念外延、延伸思政教育过程、打造思政社会平台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以“大思政”涵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
关键词:大思政 家国情怀 社会责任 经济学专业 人才培养 
论大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导作用:理论、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
《世界地理研究》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马亚华 杜德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87)。
由于国家行为体的有限理性,以制度性合作为目标的区域一体化通常会遇到立约和遵约的双重难题。但在一个权力和利益异质分布的区域体系内,参与合作谈判的国家会因实力差异而分化成领导者、追随者和搭车者三种类型,其中作为领导者的大国...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领导 集体行动 搭便车 可信威慑 
“心脏地带”理论与俄乌冲突被引量:16
《世界地理研究》2022年第4期673-686,共14页杜德斌 易鑫磊 马亚华 曹宛鹏 夏启繁 李希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A类)专项(XDA20100308)。
俄乌冲突被广泛认为是冷战后欧洲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之一,不仅造成两国大量人员伤亡,也牵动了整个世界,引起中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博弈,推动世界政治经济分裂和去全球化加速,因而可能成为冷战后全球势力格局演变的一道...
关键词:心脏地带 俄乌冲突 北约东扩 欧亚主义 哈尔福德·麦金德 
胡焕庸的地缘战略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被引量:4
《地理学报》2022年第2期261-274,共14页杜德斌 曹宛鹏 夏启繁 易鑫磊 马亚华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601)。
胡焕庸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地缘政治研究先驱和杰出的地缘战略家。本文首次系统梳理胡焕庸鲜为人知的地缘战略研究成果及学术思想,发掘其在当今复杂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的时代价值。胡焕庸以时代问题...
关键词:胡焕庸 地缘战略 世界地理 南沙群岛 
世界地理结构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军力设计被引量:11
《世界地理研究》2021年第4期667-684,共18页杜德斌 段德忠 夏启繁 曹宛鹏 马亚华 刘承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87)。
本文旨在阐明世界地理结构在大国战略制定及军力设计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助于认识中国全球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地缘安全风险和机遇。由于世界陆地、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集中于东半球特别是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历来是世界大国逐鹿的中心舞台。美...
关键词:世界地理结构 欧亚大陆 大国战略 军力设计 美国 
海上丝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格局的解构与再建构——基于印巴均势视角被引量:2
《世界地理研究》2020年第3期439-450,共12页马亚华 周亚兰 黄丹华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丝绸之路建设”子课题“亚洲水塔变化与流域内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XDA20100311)。
印巴战略平衡是南亚地区格局形成的基础,是影响中国海上丝路地缘安全最重要的变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经济和军事尤其是核力量方面持续不平衡增长以及美国南亚战略发生转向,持续多年的南亚地区均势走向瓦解,以中...
关键词:海上丝路 南亚 地缘格局 战略均势 离岸平衡 
冰冻圈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被引量:2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4期514-522,共9页杜德斌 秦大河 马亚华 杨文龙 夏启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6901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1421061)。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导致冰冻圈的快速融化,并由此引发对冰冻圈特别是北极地区资源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世界正进入一个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文章在分析冰冻圈地缘政治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冰冻圈地缘政治(学)的内涵及特征;并...
关键词:冰冻圈地缘政治 北极地区 领土声索 军事竞争 国际治理 
“亚洲水塔”变化对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8
《世界地理研究》2020年第2期223-231,共9页杜德斌 刘承良 胡志丁 马亚华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100311)。
被喻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国际大河的发源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消融,进而引起周边河流长期径流的下降和季节分配的紊乱。这一自然变化叠加在流域内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人文变迁过程之上,造成水资源的供给...
关键词:“亚洲水塔” 水资源冲突 地缘政治环境 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