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玲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封神演义》形象论文化心理顽童高职院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哪吒顽童形象论被引量:13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82-87,共6页黄宇玲 唐铭珠 
哪吒的前身为古印度密教的那吒俱伐罗(也称那罗鸠婆、那吒等),造型威猛震撼,这个人物形象流传到中原后,从外形到性格,都在逐渐向儿童方向演变。文章梳理了哪吒形象儿童化的过程,分析了《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与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吻合之...
关键词:哪吒 顽童 《封神演义》 文化心理 
《长恨歌》创作心理溯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黄宇玲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形象,以马嵬坡事变为分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实质上是诗人的"自我"在文学幻想中按照分身的方式进行的多重投射。话语主体李隆基的形象,既蕴含着诗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又有诗人自我宿命的感伤;而杨玉环...
关键词:《长恨歌》 创作心理 美人幻梦 
跨越时空的漫游——从爱丽丝到鲁西西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19期42-43,共2页黄宇玲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鲁西西外传》同属历险型童话,在中国受到广大儿童喜爱。两部童话在人物形象、题材类型和故事结构上有一定的渊源和相似性;而作家的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异又使两部童话呈现出迥异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鲁西西外传》 童话 比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09年第25期69-71,共3页黄宇玲 
大学语文是大学重要的人文素质课程。高职院校需要改变以往对其不够重视的态度.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力:而教师应以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开放性的课堂,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关注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困扰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