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玲

作品数:62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盐铁论》西汉汉武帝主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铜仁学院学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博览群书》《东方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向内杀蠹”到“精神建国”——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转向初探
《文学遗产》2025年第2期174-186,共13页龙文玲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以卢沟桥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经湘、黔、滇徒步到昆明,同人民接近,感受到日寇侵略下的时局艰难和百姓苦难,促使其研究发生转向。前期他向内走,做杀蠹芸香,将朴学考据的方法与西方学者的研究法相结合,探寻古...
关键词:闻一多 古典文学研究 “向内杀蠹” “精神建国” 
班彪《王命论》及其经典化历程
《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8-24,41,共8页龙文玲 张莹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王命论》创作于两汉之际,当时政局剧变、思想混乱。班彪有感于时事多艰、隗嚣企图据陇称雄的现实,作文希望能警醒隗嚣以救时难。文章融史论于政论,从天道、人事两个角度阐释了刘氏获得政权之因,特别强调统治者“顺天应民”的重要性,...
关键词:班彪 《王命论》 经典化 
汉代四家诗《衡门》主旨解读及其影响、反思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龙文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汉代四家诗对《诗经·陈风·衡门》主旨的解读各有不同。毛诗认为诱导陈僖公立志,韩诗认为表达安贫乐道之情,鲁诗认为表达隐居无求之志,齐诗认为表达士人失意。其中以毛诗、鲁诗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四家诗解读《衡门》的立场、角度不同,...
关键词:四家诗 《衡门》 主旨 反思 
走进《诗经》中的家——“听古人聊‘齐家’”之一
《博览群书》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龙文玲 罗佳祺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说:“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话语重心长,是对包...
关键词:《诗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风建设 文明家庭 家与国 当代阐释 
两汉之际的《诗经》解读与传播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1期13-21,共9页龙文玲 
载录两汉之际《诗经》解读与传播的文献主要见于《汉书》和《后汉书》。《艺文志》提供了国家图书馆藏《诗经》传本和阐释著作的目录;《儒林传》记载了四家诗的承传情况;经学家传记丰富了《诗经》承传与解读的信息。《经典释文》等其他...
关键词:两汉之际 《诗经》 解读 传播。 
论扬雄《解嘲》作年与典范意义被引量:3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60-67,共8页龙文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扬雄《解嘲》作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十二月至元寿二年六月间,正值丁、傅外戚与佞幸董贤用事之际。出于对险恶政坛的清醒认识,扬雄通过创作《解嘲》,表达了远离官场纷争、默守玄远之道的愿望。在继承《答客难》创作经验基础上,《解嘲》采用...
关键词:扬雄 《解嘲》 作年 继承 创新 典范意义 
两汉之际歌诗的文献考察被引量:1
《乐府学》2020年第2期3-18,共16页龙文玲 白雪筱 
"汉代文学文本早期载录之文献考察"系列论文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的阶段性成果。
两汉之际的乐府活动受时代政治影响甚巨。汉哀帝时期罢乐府官,导致乐府歌诗创作消歇,仅有1首文人抒情歌诗存世;王莽秉政时期,颇有颂德与新朝祭祀歌诗,然均亡佚,今存佚名歌诗5首;更始帝治长安仅三年,其时仅存歌谣1首;光武帝建立东汉,为...
关键词:两汉之际 乐府歌诗 异文 
先秦两汉载录子夏事迹之文献考索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3-22,共10页龙文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先秦两汉载录子夏事迹的文献遍及经、史、子三部.先秦典籍载录子夏事迹的材料虽然零散,但给出了子夏生平的基本信息;《论语》《礼记》的载录对后世影响最大,《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其他典籍的载录,大多有据.汉代典籍中,除《史记》《...
关键词:先秦两汉 子夏事迹 文献 
丰收节里诗文会
《博览群书》2019年第9期50-55,共7页龙文玲 
说起谢朓的作品,人们常会想到他笔下清新秀丽的山水图景、深沉无奈的仕宦情结、圆美流转的诗歌韵律,但对他诗文中流露的丰收企盼,却鲜有关注。谢朓(464——499年)字玄晖,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曾任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世称“...
关键词:诗文 谢朓 祈愿 《后汉书》 山水诗 太康县 谢灵运 宣城 
和谐精神:《诗经》的琴瑟合奏及其乐教意义被引量:3
《学术论坛》2019年第4期93-100,共8页龙文玲 
《诗经》琴瑟合奏生动诠释了周人对乐教意义的理解。先秦的重乐传统,人为赋予琴瑟乐以闲静和合、和谐社会、沟通天人的乐教内涵。琴瑟声音相和,是这两种乐器合奏的音乐基础。不同场合弹奏的琴瑟在宽度与长度,因演奏场合不同而有所区别...
关键词:《诗经》 琴瑟合奏 乐教意义 和谐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