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凡

作品数:19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书籍设计纸张语言古玉文化象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家具与室内装饰》《民族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景观社会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
《工业工程设计》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王雨晴 万凡 张泽欣 邹玲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2ZD17)。
探索符号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尝试基于景观社会理论建构体验设计的符号系统模型。景观是连接资本生产方式与受众群体的一种媒介,由影像与图案本身的视觉表现构成。主要通过分析任天堂《动物森友会》这一游戏系列如何通过符号...
关键词:景观文化 符号 用户体验 体验设计 
红河流域青铜时代古玉功能文化研究
《品牌研究》2025年第2期0293-0295,共3页王胤章 杨晓芳 王珺 万凡 
本文通过考古文物分析与物质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红河流域青铜时代古玉的功能属性与文化内涵。对象涉及红河流域及邻近区域出土的玉器,包括洱海、滇中、滇池、滇南和越南北部文化遗址,考察其类型、功能和文化背景,进行分类和归纳...
关键词:红河流域 青铜时代 古玉功能 文化象征 
桎梏与破局:玉雕造型与工具形态的契合关系研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年第11期124-127,共4页杨忆林 万凡 谭人殊 杨志美 
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玉雕造型艺术风格与其工具形态演变的内生关系及当代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24Y664。
玉雕是中国的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由于玉石材料的坚韧,治玉必须借助各类玉雕工具。在造型艺术中,选用适配的工具,造型才能高效、合意的产生,两者广泛存在互动关系。玉雕造型与工具形态是协同衍化和互动生成的,互成因果,存在复杂的内生关...
关键词:玉雕造型 手工艺 玉雕工具形态和使用 契合关系 造物智慧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青铜时代古玉造型艺术分析
《大观(论坛)》2024年第10期24-26,共3页杨晓芳 王胤章 梁云坪 万凡 
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青铜时代古玉文化艺术研究”(2023Y0837)研究成果。
根据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青铜时代古玉的考古资料,深入剖析古玉的造型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青铜时代的古玉造型从简约的几何形状到复杂的动物、人物造型,每一种形态都反映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和对美的独特追求。此...
关键词: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青铜时代 古玉造型 文化象征 
基于多年份街景图像对大理古城街道绿视率提升设计策略研究
《城乡规划》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张春明 许姁 王招鑫 赵党书 万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信息时代智能化设计创新方法论研究”子课题“绿色IT的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智能化保护”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ZDG069)。
文章以绿视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如何通过提升街道和公共空间的绿视率,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目的。选定云南省大理古城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古城绿视率的现状、变化趋势,探究其绿视率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多年份 街景图像 绿视率 设计策略 
数字技术赋能下BOPPPS设计教学模式建构--以《数字设计思维》课程为例
《设计》2024年第3期96-99,共4页张春明 谭人殊 万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信息时代智能化设计创新方法论研究”子课题“绿色IT的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智能化保护”(项目编号:2022ZDG069)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致力于探究BOPPPS理论在《数字设计思维》课程的服务设计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新文科背景下对设计人才培养的影响。通过构建服务设计混合式教学实践体系,研究重构了教学内容、模式和活动,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拓展了教...
关键词:数字技术 BOPPPS理论 教学模式构建 混合式教学 数字设计思维课程 
记忆与遗忘:基于演化论视域下古滇青铜器物造型中的文化融合现象阐释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谭人殊 万凡 
2020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云南翡翠雕刻工艺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A2020ZS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古滇青铜器物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论的视域来探讨其造型中所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文化是群体共识所应具备的复杂性特质,“开放性环境”和“非平衡性地域发展”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前提。青铜器物中的造型手法、工艺技术、观念形态,体现...
关键词:文化遗产 文化融合 古滇青铜器物 造型 演化论 
面向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家具模块化空间自适应性设计探索被引量:2
《包装工程》2022年第20期247-255,共9页谭人殊 万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自组织理论视域下云南当代民居的自发性建造及设计导控研究”(21YJC760070)。
目的基于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现状,以空间自适应性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模块化家具设计满足用户人群的复杂性需求。方法通过调研与信息梳理,对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人居特征和空间条件进行解析,论证空间自适应性与模块化理论之间的关联,拟定54 m^...
关键词:模块化家具 空间自适应性 集中式长租公寓 设计探索 
琥珀艺术中的民族文化交融论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1-13,共3页杨志美 任玉婷 齐云飞 万凡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基金项目“腾冲琥珀雕刻工艺研究”(SJMY20200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腾冲清代民间翡翠首饰技艺研究”(2021J0599)。
随着我国古代琥珀制品的出土,学界及考古界对于古代琥珀艺术、琥珀贸易的探讨随之展开。中国古代琥珀原料的来源问题及艺术文化问题,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梳理国内现有出土琥珀脉络,发现琥珀在使用范围和...
关键词:琥珀艺术 民族文化交融 丝绸之路 
基于设计来源问题的创意设计现代演化探析被引量:2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年第3期40-42,共3页由梦笛 李权 沈丽莎 万凡 
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Y562)。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发展商品经济,设计作为商品营销的手段之一,起初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才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这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求新求异需要是分不开的。自始至终,设计都与创意相辅相成,且当下的创意设计已经超...
关键词:创意来源 设计功能 消费者行为 创意产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