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恒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人格人名古代作家古代文学作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再次解读曹操的文格与人格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195-198,共4页刘绍恒 
当前学术界有论者认为 ,曹操的文格与人格存在诸多矛盾 ,曹操的文格高于其人格 ① 。笔者对这些矛盾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得出结论 :作家的曹操并非给政治家的曹操作包装 ,曹操的诗文极具本色 ,正因为曹操将真情真志倾注到他的创作上 ,才...
关键词:曹操 文格 人格 
硃考“美石”与人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S2期89-89,共1页刘绍恒 
文章将汉字的表意性,玉器的天然属性,以及它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中华民族的心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较为全面地阐明了中国人常常以“玉”造名的成因。
关键词: 文化 人名 
孔子·古代作家的人格·“士不遇”的主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66-70,147,共6页刘绍恒 
一部古代文学史,也是封建社会的流变史。社会的封建性决定了“不遇”是古代作家的必然命运,但中国古代作家却又主动地不断地去重演前人的命运,其原因是他们的主体人格上打上了孔子人格的烙印。
关键词:孔子 古代作家 古代文学作品 
对我国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回顾与思索
《中国民族教育》1998年第1期23-24,共2页刘绍恒 
对我国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回顾与思索□刘绍恒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实际,为了尽快更多地培养出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人才,我国的高等民族院校,一般都设立了预科这一教学层次。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不论在培训少数民族...
关键词:预科语文教学 民族预科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培养目标 预科学生 中学语文 写作知识 《阅读与写作》 古典文学 
考躬稼与人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74-75,共2页刘绍恒 
中国文化与农业文明关系密切。
关键词:文化 命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