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学

作品数:54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毛泽东中共周恩来述论新中国成立初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月刊》《人文杂志》《世纪桥》《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争取合法地位的斗争述论
《安徽史学》2024年第5期53-62,共10页孙泽学 赵泽中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方针的前提下,通过与国民党谈判、反对国民党制造的磨擦及联合其他抗日党派等途径的斗争,争取自身合法地位。虽然国民党始终不愿也没有从法律层面承认中共合法,但中共在上述斗争中坚持原则的坚定性...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 合法地位 独立自主 统一战线 国共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层对和平共处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孙泽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苏联与恢复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21BZS081)。
在两极对立的冷战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和平共处外交方针的指导下,至1956年,通过直接建交和谈判建交的方式,与2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外交实践,实现了与一些国家的和平共处。国家领导层从新中国成立...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领导层 和平共处 外交实践 
新中国第一次向苏联贷款研究三题:历史脉络、美英反应、问题辨析
《史林》2024年第5期1-13,217,共14页孙泽学 肖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苏联与恢复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项目批准号:21BZS081)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第一次向苏联贷款经历了初次提出贷款要求、党际之间签订贷款协议和政府间正式签订协定三个阶段。贷款协定签订前后,无论是美英政府的舆论宣传还是之后西方学界的学术研究,因受自身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都有不当认识。此次...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 苏联 毛泽东 斯大林 贷款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省“地下工厂”现象探析
《中共党史研究》2023年第6期134-143,共10页徐子杰 孙泽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投机倒把’活动与相应治理举措研究——以广东省为中心(1961-1976)”(2020CXZZ053)的阶段性成果。
计划经济时期的“地下工厂”是当代中国史上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一些规模不大的家庭工场以及少数事实上属于私人经营的工厂在并不合法的情况下存在,被当时各地有关部门定性为“地下工厂”。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地下工厂”现象即开...
关键词: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工商户 私人经营 计划经济时期 当代中国史 公有制经济 值得关注 现象探析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的理论学习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毛泽东思想研究》2023年第6期147-156,共10页孙泽学 徐子杰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的历史经验研究”(CCNU21A06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延安整风运动前,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足与理论素养不高的状况,为肩负起领导抗战的历史重任,克服“本领恐慌”,改造党的不良作风,毛泽东指出必须切实在全党尤其是高级干部中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毛泽东认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教育要...
关键词:毛泽东 延安整风 马列主义理论 学习教育 当代价值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苏的协调与合作
《史学月刊》2023年第6期75-83,共9页孙泽学 靳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苏联与恢复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21BZS081)。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冷战格局下东西方阵营为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参会前,中苏围绕争取中国参会和准备工作一致协议,努力争取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在会议中,两国代表在一系列问题上密切磋商、分工配...
关键词: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 莫洛托夫 中苏关系 协调与合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共处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塑造被引量: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6期85-100,159,共17页孙泽学 常清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苏同盟与1950年代中国社会”(14JJD770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建交谈判、参加日内瓦会议、与印度和缅甸共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亚非会议、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等活动,以及邀请外国政要、民间团体、新闻工作者来华访问参观等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将和平共处外交政策付诸实践...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国家形象 塑造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21-130,共10页孙泽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苏同盟与1950年代中国社会”(14JJD770031)。
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恩来在1953年12月31日接见印度来华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考诸文本,周恩来当时只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并未提出这一概念。从概念的使用看,1954年8月12日,周恩来在为接待英国工党访华...
关键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毛泽东 周恩来 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论“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被引量:2
《党的文献》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孙泽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苏同盟与195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4JJD770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作为共和国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概念,进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还提出了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基本途径:通...
关键词:周恩来 新中国外交 和平共处 
认同·争议·命运——共和国初期国营企业实施“一长制”述论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17年第10期73-80,共8页孙泽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苏同盟与1950年代中国社会"(项目编号:14JJD770031)
在工业企业中实行"一长制"管理是由列宁最早提出的。受苏联影响,中共在苏区时期即在公营企业实施带有"一长制"性质的厂长负责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东北地区的国营企业中率先推行了这一管理制度,其他地方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
关键词:共和国初期 企业管理 “一长制” 历史命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