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涛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宪法风险社会人权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文教资料》《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读《世界人权宣言》被引量:2
《现代法学》2018年第5期39-49,共11页孟庆涛 
司法部2015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青年课题项目"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15SFB3001);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2017年度人权专项研究课题"发展权话语表达研究"(HRI2017003)
人权是现代性的产物,可以在现代性的视角下得到重新阐释。以国家与社会建制形态表现出来的人权,是一种人类应对外在不确定性的机制。《世界人权宣言》可以看作是人类对现代性危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一种经验性反思。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着向...
关键词:人权 现代性 风险社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步云的法治思想及其政治智慧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孟庆涛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行政道德法治化研究"(15SKG034);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项目"人权话语的跨语际实践"(HRC2014-JS12)
李步云的法治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该思想凝结了中国三十多年来法治精神的实质性内容。在理论提法上,李步云的法治思想经历了从以法治国理念到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演进过程;在对法治的论证上,经历了从历史经验到现代法治建立的经...
关键词:李步云 法治思想 政治智慧 
权利的制度供给与民生实践——基于农民工群体权利贫困的分析被引量:6
《学术交流》2015年第7期101-106,共6页孟庆涛 
教育部2014年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大众民生观调查"(14JJD820024);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项目"人权话语的跨语际实践"
权利贫困是由社会的制度安排造成的,只有改善制度供给,才能在根本上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农民工的权利贫困是一种现实存在,是"身份""权利"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被制度化的结果。处于城乡二元保障制度夹缝中的农民工的权利贫困,在...
关键词:民生 权利贫困 制度供给 
美国限制言论自由的国家理由
《人权》2014年第4期55-56,共2页孟庆涛 
"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及对他人的责任感",美国陆军前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披露了他在美国军队攻打伊拉克的一些真相。不幸的是,他因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泄露机密而被判刑35年。在同军方的"国家理由"的博弈中,他的言论自由失败了,付...
关键词:言论自由 国家理由 美国军队 美国陆军 责任感 伊拉克 分析员 
信访逻辑的法治悖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23-27,共5页孟庆涛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2SKE05)
信访制度在设计和定位上,具有政治、权利保障与社会管理以及监督的功能。从法治的角度看,信访存在制度性不信任、增大社会治理成本、降低解决问题能效,并最终消解法治的负面效应。信访制度建构实质上受制于中国的文化心理机制,一定程度...
关键词:信访 功能 法治文化 民粹主义 公民德性 义务 
古典功利主义刑罚论的现代性:从贝卡利亚到边沁被引量:2
《学术探索》2013年第11期28-32,共5页刘敏 孟庆涛 
作为古典功利主义刑罚论的开创者,贝卡利亚以社会契约论为逻辑起点,在"最大多数人分享最大幸福"这一道德原理的基础上,以痛苦与快乐的模糊计算来分析犯罪与刑罚问题。边沁对古典功利主义刑罚论予以推进,以"自然"为根据,明确在快乐与痛...
关键词:古典功利主义 现代性 贝卡利亚 边沁 
科技与人权失衡及矫正——以地质灾害为例
《人权》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张永 孟庆涛 
一、人类活动加剧与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地质环境中的自然灾害。即是在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的作用或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形成原因,地质灾害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
关键词:地质灾害 矫正 失衡 人权 科技 自然灾害 地质环境 人类活动 
法治信仰形成路径探析被引量:27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年第5期19-21,共3页张永和 孟庆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0AFX001;西南政法大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大众人权观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XZZD05
法治之下,法律凝结了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行为共识。法治是一种"成"人游戏,要在中国推行法治,必须得塑造社会主体的独立人格,培养良性的权利意识。在走进法治信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遵守和尊重法律是官方与民众的共同义务,前...
关键词:法治信仰 形成路径 价值共识 社会成员 独立人格 社会主体 权利意识 历史进程 
国家刑罚权基础的现代性语境被引量: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5-119,共5页孟庆涛 犹佩雨 
现代性是思考国家刑罚权基础的一个理论视角。现代中国关于国家刑罚权基础问题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理论之上的。从这一视角来看,权力是国家刑罚权的真正支撑点。在福柯的后现代视角中,任何主体都成了权力机制的对象。而以...
关键词:刑罚 现代性 权力 自由意志 
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被引量:7
《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84-88,共5页孟庆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FX001)
宪法的序言并非毫无意义,它实质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法律宣示功能,但却被人们忽略了。新中国历部宪法的序言都是从表述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的。从其所传达的意义来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由人民推动的革命史,而人民革命史则是以普遍史、进...
关键词:宪法序言 革命 历史 人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